先讲个故事。
我有一个表妹,中专毕业,早早结婚,两个孩子。本来像大多数农村女孩一样,过早的把青春丢在家长里短和生儿育女上。这种家庭男人一般是在外面打工赚钱的,可是因为年纪小,两个人都不甘愿一辈子就留在农村。双双在北京找了工作——那种没什么保障的小公司。几年过去,不到25岁的年纪,男人在外拈花惹草,表妹的婚姻几经波折,终于还是离了。孩子在男方那里,表妹孑然一身轻,却也迷茫无助。
我对表妹只能给予职业上的帮助,她性格挺适合做销售,外向、有亲和力、有韧性。于是我把她弄到了我公司一个还不错的团队。行业是热门行业,公司也是头部公司——相比她的学历和背景,这里有五险一金和大平台的视野。钻研几年,业绩不会太差,考个学历做个主管,已经可以实现她职业女性的梦想了。
大半年后,男方跑回来求复合,表妹看着孩子于心不忍,辞职回了老家。
没想到,男方浪子没回头。又离了。
这次表妹回北京,去了一家小公司,干了大半年告诉我:哥,我看不到未来。
我问,咋的呢。
表妹说,现在想想,之前的公司每天特别有规律,干活贼有动力呢,知道自己该干啥,也没觉得多累。现在我每天坐在这,很迷茫,不知道这个工作有啥意义。
我说,放假的时候我们好好聊聊。
我告诉表妹,你的问题在于格局不够大。
第一件事,无论职位高低都要有好的格局。
我经常会注意身边那些优秀的人,他们有个共同特点,就是格局。在基层的职位上,他们做事会考虑的比较多,甚至比上级考虑的还多。这基于他们不断吸收新知识,无论是行业资讯,还是公司人事变动,都了如指掌,并且善于思考。这样,他们在协调团队、组织会议、工作汇报等事情上,完全可以hold住局面。
究其原因,是这样的人总是会做正确的事情。他们总在理性的思考应该吸收什么样的信息,怎么样的决策才是有利的。而评判有利的标准,就是你的目标。目标的高低,来自于一个人的格局。
表妹的目标是赚钱,后来她选择了那家小公司,过了一段时间才发现赚不到“长久”的钱。如果她的目标是这个行业的资深从业人士,就会一直留在大平台,并且不局限于做一个小销售。她会不断了解行业的知识,发展态势,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当她达到目标后,她会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收入已经超出最初的预期。
格局不仅决定了你现在做事是否从容,也觉得了未来你的成就。
很多人觉得领导才有大的格局,作为基层员工,只完成任务就可以了。其实可能因果关系弄反了。
第二个,不要让身外事误了你的格局。
表妹有段时间是在家庭和事业间摇摆不定的——可以理解,做了母亲的人,很容易因为孩子被男方牵着鼻子走。早期的工作,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回归男方,也是为了能多的看看孩子;后来工作,是彻底死了心,只能靠工作让自己变得强大。
走这样曲折的路,实际是因为格局不够大,容易被其他事情左右。你也许会说,孩子不能算身外事,作为母亲不得不那样选择。可实际上,人不能总是被生活推着往前走,或者被你憎恨的事物牵着走,直到发现路线歪了。我跟表妹说,你要一直记得自己该坚持什么,哪怕为此放弃一些东西。当你有足够大的格局,知道后面会变成什么样,你失去的你早晚会回到你身边。
只有你坚持了自己的路线,才会有人给你助力,路会越走越顺。
当你摇摆不定时,你就是在牺牲自己,助力别人。
第三,如果走错了路,及时止损。
虽然时间很宝贵,但更宝贵的是亡羊补牢。
有的人不知道自己应该走什么路,更多的是走一步看一步,路线曲曲折折,几年下来没有思考,没有精进。
有的人走错了路却浑然不知,可能在顶着阻力艰难前行,可能在舒适区里不能自拔。
极少的幸运儿,沿着自己明确的方向,奋力前行,期间有顺风、有阻碍,但最终很快到达了终点。
更多的普通人,不断地试错,每迈出一步,每做一个抉择,就要思考自己做的是不是正确。如果发现错了,要毫不犹豫地做出调整。
我跟表妹说,你现在后悔了,是发现当初没有坚持做下去,现在荒废了几年很可惜。那么及时调整,还来得及,我还可以把你带回你想走的路线上,只要你日后还要坚定你的信念、提升你的格局,不要被身外事耽误,及时回到正轨。一切都还不晚。
互联网人大多比较年轻,有很多人在过了30岁开始考虑日后的生活。
有的带着妻儿老小回家乡小城市寻求一份相关领域的工作,重新扎根,编织人际关系;有的和朋友共同创业,在没法和年轻人一样拼一线工作后,选择了赌一把;有的选择了做小生意,至少这个年代,很多成熟的项目可以借鉴和复制;有的继续在职场上深造,想办法做到管理层,也是他们提升收入的唯一办法。
还有很多很多选择。
对很多出入职场的朋友们,做了两年执行层工作,就要开始考虑一些东西了,你所在的行业,你的公司/项目所处的地位,未来你要做到的位置等等。
有思考才有格局,有成熟的世界观才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