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读完了《佐贺的超级阿嬷》,虽然只是读文字,可是阿嬷的笑容,阿嬷的精神却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回荡。
而阿嬷的那些育儿经,也给了我许多的启发。
我总是在想,作为父母,我们终其一生,为孩子创造好的生活,给他们提供好的教育,最终想让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1、学习成绩真的是最重要的吗?
我相信,在所有人的学生时代,学习成绩,一向都是家长和老师最关心的问题。
而昭广的阿嬷,面对昭广的差成绩,却是这样的态度:
“阿嬷,我英语都不会。”
“那,你就在答题纸上写“我是日本人”。”
“对啊,在日本不懂英语也不会特别麻烦。”
“可是,我也不太会写汉字呢。”
“那你就写‘我可以靠着平假名和片假名活下去’。”
“我也讨厌历史.....”
“历史也不会?”
说到这里,我以为外婆会叫我“赶紧去读书”,可她想了一下却冒出这样的话:“那你就写‘我不拘泥于过去。’”
而我写作业到很晚的时候,外婆却说“别太用功了,太用功会变成书呆子!”
而当成绩下来时,除了体育、数学是5分(满分)外,其他的都是一分两分。
外婆却说,“不要紧,不要紧,一分两分加起来,就有五分啦。
“人生就是总和力!”
好一句人生就是总和力。
现在想想,学习成绩,只是人生很小一部分的内容。
曾经以为,辛辛苦苦考上大学,就是一种解脱,为了那个分数,拼尽了全力,总能换来一些什么。
可是现在才发现,那些,只不过是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一种肯定。
而决定人生的还不止这些,考上大学,只不过是人生的一个开始。
决定你一生是否幸福的,不是这个能力,而是你的总和力。
你可以成绩不好,你还可以有一技之长养活自己,还有一个乐观积极的心态让自己成长,让自己快乐。
就像昭广,在外婆的影响下,虽然也很坎坷,虽然也没有上大学,可是他有着一种肯吃苦,苦中作乐,永远积极向上的精神,最后学了相声,一直坚持下去,即使中途有很多困难,相声发展遇到一些瓶颈,但是他一直的努力,终于成为相声大师。
这就是一个人的总合力,有些你总也学不会的东西就不要纠结了。
而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也很赞成这个观点,还有那句“扬长之长”。何必在自己的短处纠结呢?及时发现孩子的长处,并放大,到精通,到擅长,到无可取代,那时候,没有人会去纠结你考试成绩差的问题了。
2、一定要学会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每个人都要生活,不管再苦,再穷,都要生存下去。
而昭广到外婆家学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做饭”。
在外婆家生活8年,做了8年的早饭。
因为这是一项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如果不会,那么就会饿肚子。
虽然说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不会做饭不可怕,因为还可以叫外卖,可以去饭店里吃。
可是,具有烟火气的家庭,总会带给人更多的幸福感。
所以,让孩子从小学会做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对提高他们的幸福感也是有一定好处的。
还记得小时候,妈妈总爱给我们派活,她有句口头禅:“让孩子干点活,是累不着的,就像脑子一样,越使越灵光。”
而我们在做家务的时候,孩子总爱过来凑热闹,比如洗衣服,打扫卫生,他们觉得新鲜,想尝试,可是,我们总会觉得他们是捣乱,总觉得他们还小,做不好。
可是,在你多次拒绝以后,他们长大一点了,会做这些事情了,你再想让他们做,他们却又不做了。
因为,他们觉得这样都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更好的方式是父母在做家务时,孩子如果有兴趣来凑热闹,你就可以放手让他们做,如果做的好,就把这活交给他们做好了。
不用太多的感谢,也不用奖励,这就是他们理所当然要做的。
因为这就是生活。
做家务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你可以不做,但是你不能不会。
3、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
当昭广带着女朋友离家出走的时候,到了新的城市,生活拮据,外婆支援了一点钱,他跟外婆道歉,外婆说了句:“人必须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不要跟我道歉,昭广,那是你自己的人生。”
对啊,自己的人生还要自己去选择,自己去承担所有的后果。
可是,我们很多人忘这一点。
我们看到很多父母一边竭尽全力去规划孩子们的生活,去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愿望更幸福的过日子,一边还要痛斥着孩子的不懂事,不理解。
我们不愿意孩子受苦,总是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他们,哪些事应该做,哪些事不该做。
可是,很多孩子们的生活并不需要父母去做主。
在孩子一天天长大,成年之后,我们终归还是要放手,还是要让他们自己选择自己的人生。
有些苦只有他们自己受过了才明白,有些弯路只有他们自己亲自走过了才能看到,有些话只有他们亲身经历了才能懂。
所以,也要告诉孩子,你要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因为那是你自己的人生,谁也无法取代,谁也无法替你去承受。
也想告诉所有的父母:从孩子的生活中得体的退出,让他们自由地去选择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