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5年9月2日开始的每周三下午,雷打不动是我上黄梅戏课的时间,可是让我苦恼的是,由于这个班级的同学,大多数跟肖老师学习十多年了,她们对于肖老师的教学模式了如指掌,而且有了扎实的基础,所以肖老师教的速度比较快,且是大段子居多。放学回家后我由于不识谱,歌本对于我而言不亚于天书,一周后再坐在教室里,大部分同学都能把老师教的段子唱得八九不离十,而我,只有干着急的份!这对于我一个从没有任何唱歌经历的人,要想跟上她们的速度谈何容易啊?所以前几次上课,我都在迷茫焦虑中渡过,同朋友们聊起这个感受,就有人劝我:不必给自己找压力,既然那么难学,就别再去了,不就是交了10元钱吗?
可我偏又是个不愿服输的人,觉得现在整天无所事事,生活了无情趣,好容易有个感兴趣的事情,决不能轻言放弃!常言说得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就不信,别人能经过努力,笨鸟先飞,我不说先飞吧,但多花点功夫,最起码要飞得起来!
怎样才能让自己学到点黄梅戏的皮毛呢?我就虚心地向那些姐姐们请教,她们热情地给我出谋划策:你年纪轻,会搞电脑,把歌谱上的段子下载下来,多听听;上课时带个录音笔,把老师教的录下来;我们除了上课外,有时间还到公园去唱,你可以来跟我们一起玩啊。她们你一言我一语,给我出了不少锦囊妙计,使我茅塞顿开,信心大增!
就这样,我开始静下心来,把歌本上的段子分别下载在平板电脑、手机、MP3上,每天只要是睁开眼,就播放起来,边做家务边反复地收听,不做家务的时候,就对照着歌谱,小声逐句逐句地跟在后面唱,为自己营造了一个学黄梅戏的氛围。
就这样日积月累,第一学期结束时,我在老师和同学的鼓舞下,终于敢独自在班上唱了一小段,但是跟同学们比还是相差甚远。
唱戏就像打麻将一样,也有瘾的哦!我好不容易有点入门,还想更进一步探索她的美妙之处呢,哪知已然到了放假的时间了。大家都知道,无论是耍武的还是唱戏的,只有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才能有所提高,这一放假没有学习的机会了,真让我急得犹如猫爪挠心!怎么办呢?
在家里苦闷了几日,突然想起同学们曾经告诉过我,她们有时到公园去唱。就我现在的水平,到公园那个公开场所是开不了口的,但是去听听朋友们唱,也是个学习的机会啊!立马打电话给葛大姐,问她们假期在哪里玩?热心的葛大姐告诉我,她们每周的一、三、五上午,只要天晴,就聚在雨山湖公园的南门口旁的小亭子玩,你要是有时间也可以来啊!我一听,喜出望外,赶紧同老公商量,“我在那几天早早地买好菜,放在家里,(平时家里做饭也是老公为主)我到公园去,那里空气又好,跟大家在一起既能锻炼身体,又能继续学习。哪天你要不想做饭了,等我回家我们一起到快餐店吃饭”。老公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
记得我第一次到公园是一个晴空万里的星期天的上午八点多钟,下了公交车站对面就是雨山湖公园的南门,远远地就看到门口旁的亭子里的一排椅子上坐着几位大姐,走近一看,葛大姐果然在里面,其中有一位鹤发童颜的老先生在用手中的二胡娴熟地拉着黄梅戏,大姐们和着悠扬婉转的旋律,开心地唱着。
我静静地侯在一旁,等她们一曲终了,葛大姐把我介绍给大家,又特别介绍了拉二胡的陈老师给我认识,热情的大姐们很欢迎我的加入!听她们唱了几曲后,陈老师也请我唱一首给他听听,我知道他想看看我能否跟她们合拍,但是由于首次相遇,我十分胆怯,大姐们你一言她一语地鼓励我:“没有关系!我们就是在一起玩,唱不好就唱不好,没有人笑话你,大胆一点!别怕”
在众人的鼓励下,我唱了才学的一段黄梅戏《到任来》,葛大姐首先鼓励我说:“不错,比我想象得要好”;陈老师也非常中肯地指出了我唱腔中的不足之处;刚结识的大姐们也帮我纠正了一些地方。首次出去玩,就认识了那么好的老师和大姐们,我太高兴啦!就这样,整个假期,我都是同她们在一起,模仿她们的发音,唱歌的技巧,不断地认识一些同样爱好黄梅戏的朋友!每天过得即开心又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