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末都去武汉朋友家蹭饭,很快收获了一个新外号——小水缸。我猜是因为自己爱喝汤,喝的多。原因猜的倒是没错,只不过后来才知道小水缸是音译,武汉话说的是“潲水缸”。
三餐都能喝到汤,叫什么是无所谓的。过早有绿豆汤、午饭晚饭有玉米排骨汤、冬瓜汤、山药乌鸡汤不重样。汤入味儿,吃两块肉,心里很受用。现在开始盼着秋天来,留得枯荷该起藕,到时就有藕汤喝。武汉用砂铫子煨汤,用的藕是那种面面的。
我也试过自己煨藕汤,为了让味道更丰富浓郁,除了排骨,我还会放几块腔骨,和一小把海虹。加水,葱段,姜片,点几滴醋。先煨骨头,中火烧开转小火两个小时。全程不开盖儿,让香味呆在砂锅里。两个小时后倒进去藕块,再来一小时。差不多好了准备上桌了,调大火打开盖,倒两勺盐到翻滚的浓汤里,水会一下子涌起来像一层浪,这样不用搅拌咸淡就匀了。之前在北京,用这款汤招待过武汉朋友,被说有点天份,最后一碗也没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