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泽香
感恩节,源于国外。感恩之心,人皆有之,不分种族国度。
节日得以世代延续,在于其内涵。感恩是最好的社交货币,你我他,相互感谢,世道祥和。
顶着凛冽寒风归家途中,就感恩之对象,细思一二。除了具体的人与物。今年我想感恩“种种无用”。
无用,即付出努力未见收获,又或所做之事对自己的生活无实际助益。以往有人形容无用,指丢到水里响都不响,白费一场。无不哀叹。可见“无用”,人人嫌弃,唯恐避之不及,人人只愿付出有回报,不愿努力付诸东流。
我第一次对“无用”眼前一亮,是看罗永浩的演讲,他说,年轻时做了很多看来没用的事,没想到这些没用的事在以后全都派上用场,也就是说正是当年做了那么多无用的事,造就了今天的自己。
听完,心里一动。如见春天落樱,恣情飞扬,不管姿态如何,最终沉入泥土。泥土不发一言,亦无所报,它们相聚,是为凋零景象,无怨无尤,静默以对。熬着凛冬,抵着严寒,樱以为再无飞舞之日,就此谢世,它在大地怀里再无奢想。往日艳光一寸一寸熬光。哪知,冬去春来,树木吐苞绽蕊,不需多时,开出一树一树雪白,樱重回盛世。原来,难捱无用的冷寂并不代表完结。这是樱的身世。
自然,已熟知生物规律的聪明人看至此不由哂笑:泥土对花怎能叫无用,作用无比重大,是为真真正正的有用。
是啊,人非泥非花,有着高级智慧,洞悉一切。相对泥与花,人类不亚于它们的救世主。设若,我们是那一草一木,是那毫不知情的落樱呢,既无法主宰命运,又无从获知有用与否,莫大尘世,该如何自处。聪明的人,此时不妨静心宁神,竖耳细听,那天际之外,会否也有如你哂笑低等草木一般超然于人的至高神祈,傲睨万物。
人人不愿接纳无用,除不想努力白费,更在于心中无底,慌张惧怕。
有用代表有价值,未浪费一分一秒,符合世俗效率。无用,表示石沉大海,不知何时有回音,眼见信心一点一点流失,徘徊于岸,焦灼难耐。所以,与这难熬的等待相比,人人更愿将时间花在即刻见效的有用事物。或许,躲避无用,并非在于人们追求多高的效率,而是折射你我外强中干,内心虚弱的不堪一击。如此,无法接纳无用,与无用势不两立,实则是不能接受那个脆弱的自我啊……
故而,我要感谢无用,感谢它的存在,让我意识到修补内心纤弱之地,同时有机会重新审视与掂量世俗种种价值。
有用与无用,既可理解为得与失,也可看作力与力的互换。假若将有用视作修行的道场,无用同样是。
鲁迅认为世上哪有什么路,走得人多了便成了路。是啊,这世上哪有什么彻头彻尾的无用,总有一天,水波不兴的无用亦会生出力挽狂澜的有用来,在于是否有缘得见。想来,见证无用之用,亦是一种殊胜之缘吧。
(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