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棺。”
“好的。”
“你怎么不问我为什么呀?”
“问什么?”
“为什么要掘坟开棺!”
“得先了解人体,找个人体解剖,作为学医第一步,挺正常的呀!”
看完《庆余年》里费介和范闲的这几句台词,你get到了什么?
人体,解剖学,学医第一步,还有呢?
从现代穿越至古代的少年余庆年已经知道开棺后尸体上全是细菌,且解剖尸体要有必须的防护措施,哪怕一双胶皮手套。
只是因为他爱干净,讲卫生吗?
这让我想起自己的学医经历,一定是自己从小乖乖女的形象,才选择了父亲安排的专业——临床医学。不过也因为学医,我一直自诩一名唯物主义者。
01 说说自己学医那点事儿
父亲外地出差,依然远程“遥控”:“现在这个专业以后能有什么出路!复读一年吧,明年报考医学院校?!”
太阳火辣辣的,晒得人睁不开眼睛,马路上油光锃亮,一个鸡蛋打上去顷刻间似有六七分熟了。如果非要只穿件跨栏背心站在太阳下,后背上一定会留下大大的“工”字。
我拿着武汉某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委屈地坐在二舅的山西老陈醋店铺前,尽管舅妈调配的糖醋水好喝又解渴,但自己此刻再没有心情咕咚咕咚喝个够。
“不想复读,不想复读”,心中默念。在父亲面前,我一直都是乖巧听话的女儿,对于他的任何“指令”,丝毫不会违抗。这一次,我依然选择顺从。爷爷开心地说:“学医好啊!咱家还没出过一个医生呢!”
多年后,舅妈和二舅相继离开,但当年他们为我填报志愿的用心一直都在我心里。
复读一年后,我顺从了父亲的安排,读了医学院校,并带着“优秀毕业生”的荣誉顺利毕业了。
然而,尽管学医,我却进了一家杂志社,当我再次另父亲失望时,这时候的他已无心顾及我的生活怎么样、我的工作怎么样,甚至于我今后的人生将如何发展。也许你会说我缺乏主见,也许你会反问我为什么要让别人来决定自己的人生,是啊!那时年少不懂事……这是我能想到的最愚蠢的回答。
如果有选择权,谁会听从他人的差遣。
大学里,最美的是教学楼前的书香长廊,最美味的是食堂三楼的小炒肉,最不担心的是政治课上的观影学文,当然,最瘆人的是自习室外的野猫叫,最残忍的是小鼠眼睛取血,最不人道的是实验后的兔子整张皮像脱衣服似的被扒下来,最最想抗拒却抗拒不了的是尸体解剖课……是的,真人尸体解剖,尤其当解剖老师竟然是个变态狂时!
长长的的空旷走廊里,声控灯忽明忽灭,望望四周,连个鬼影都没有,回荡的只有铛……铛……铛……的脚步声,两边的教室门紧紧关着,是谁在那里?定睛一看,一个人手里拿着什么东西正朝这边走来……
你害怕了吗?哈哈哈,我肯定不笑你是胆小鬼。
毕业这些年,我已经把当年书本上学的大部分东西都还给老师了!而唯一不变的是,不懂医的编辑不是好的文字创作者。
02 从《庆余年》看人体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
研究正常人体各部分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及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科学,分为大体解剖学和显微解剖学两部分。大体解剖学是借助解剖器械切割尸体的方法,用肉眼观察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和结构的科学。显微解剖学可分为细胞学和组织学,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的放大作用,才能研究人体的微细结构。
而其中所涉及的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如内外、深浅、远近,轴和面等等,都是学习解剖学前的最基本常识。
由此可见,乱坟岗里费介拿出某件工具时,看着就是一把匕首,是把它当成了解剖器械,在如此的时代、如此的地方、如此的尸体,有把匕首就不错了。
然而,这样的一把匕首如何在短时间内将人体切开来,好供少年范闲细细研究?何况是在晚上,黑灯瞎火,而且全无防护措施,如果被细菌或病毒感染,医疗条件落后时代又如何得到及时治疗?
人体动静脉、肌肉、骨骼,不要说结构、分布,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单是解剖出来就是一件大工程了!
还有一点便是:费介这一习武之人,对人体的细微结构他能掌握几分?更让人不解的是,中医时代,人们如何接受西医的解剖学观念呢?
现代解剖课上,专业解剖器、类似手术衣的专业防护服如下——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纵使剧中全无尸体呈现的画面,更多的是为了不必要的视觉不适感吧!
回想当年解剖课上的情景,全无现代智能手机的普遍,不然可能会偷偷拍下来,适时发个圈,如果你正在用餐,唯恐坏了你的食欲。不过,长期被福尔马林浸泡的尸体已经很少保留脂肪组织,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肥肉,单看肌肉竟像极了鸡肉,是的,鸡肉,暗粉色,哪怕多点儿chai!
不信你看——
这张图片不是很清楚,但已经很接近真实状况。剧中范闲开棺后面对的,用现代知识解释的话(我竟说不出口,着实恶心),恐怕画面没有那么乐观,不光是细菌、病毒的表面问题了。
03 人体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学医必修课,大到器官,小至细胞,是学好其他学科,如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等一切学科的基础。
感慨中医博大精深、流传千古的同时,西医的传入无不在很多时候取而代之。只能说,中西医各有所长,对症下药,适时调整,联合使用,才是对健康身体的负责到底。
作为一名普通人,简单学点解剖学知识,当意外来临,比如崴了脚、车祸现场,都可以凭借伤势简单判断病情,及时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