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金字塔理论》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它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最早它是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
从图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学习内容留存率最高的主动学习中的教授给他人,最低的就是听讲。也反应出来,平时上课最乖的孩子,但是不善于言谈,不与人交流,学习效率也是最低的,反而,愿意帮助他人,与别人探讨并且愿意分享自己的收获和学习成果的人,反而是留存最多的。所以不要吝啬与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分享给别人,因为只有这样,你才会学会更多的东西,只有保留在心里的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有一个印象很深的学生YC,我是在他升入高三时接手了他们的班级。当时,他的成绩非常不理想。尤其物理成绩非常差,36分。那个时候他对于物理学科的学习已经没有信心了,更不用说兴趣了。这个时候,对他最大的帮助就是帮他重新建立学习物理的信心。短期内让他取得优异的成绩比较困难,所以,在每一天的学习过程中让他体验到学习物理的信心更有意义。
他是一个愿意表现自己的孩子。所以,我让他每天下午大课间的时候给我讲两道题。从一开始的基础题,慢慢的尝试增加题目难度,在他每天给我讲题的过程中他对物理的兴趣建立起来了。他也越来越有信心。期中考试他就考到了70分。这个成绩并不突出,但是对于YC来讲的意义非凡。从此,他学习物理的信心越来越足。高考理综270分,物理100+。顺利考入理想大学。
学生学习的过程需要一步一步的实践。只有自己主动去学习,去获取到知识,才有机会去与人交流实践,或者教授给他人。这其实也是老师经常说的"教学相长"的道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都习惯了老师讲,学生听。尝试放手,把“主动权”还给孩子们,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