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召公
2010年12月31日,史铁生迎来了自己的节日,走完了他苦难的一生。在《我与地坛》这篇散文中他提到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情,死是一个必然会到来的节日。然而,对于他的母亲来说,却是多么的无奈和悲怏!
每次给学生讲授《秋天的怀念》,我都能感受到这种磨难带给他深深地痛楚,带给读者无限地哀伤。所以,当我们生活还能平安度过,我们是感到多么地幸运,和史铁生相比,我们还叹息什么?当我们还能和亲人享受和乐融融,和史铁生相比,我们还奢望什么?当我们平庸的活着,每天应工作劳累而抱怨和不安,和史铁生相比,我们还计较什么?史铁生是不幸的。在他人生最好的时光里,他瘫痪了;在他走出阴影时,母亲去世了;在他挺过艰难困苦时,他又得了肾病,需要隔日透析才能保命。就像他自己所言,他一生的职业是得病,副业才是写作。可见他59年的生命历程是多么的艰难。然而,我们常人又怎么能想象得到他一生是多么的坚强不屈,和命运抗争一丝不苟!
史铁生又是幸运的。他有一个好母亲,一个伟大的母亲。因此,他可以在双腿瘫痪后,肆意地摔东西,而母亲也只能悄悄地出去,然后躲在他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看着他。她懂儿子,理解一个绝望的儿子的一切行为举止!她开导儿子,想带他去看菊花,舒缓他压抑的情绪,让他变得坚强一点。她没有劝导和说教,没有抱怨和哀鸣,更没有在自己病情如此不堪的情况下,自暴自弃,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让读者悲戚的听到她那句没有说完的话:我那苦命的儿子和我那没有成年的女儿……就像史铁生后来在他的散文《我与地坛》中说的: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许多时候,我都不敢去多读《秋天的怀念》,不敢去面对这一对母子。每次给学生讲这篇时我都要调整好一阵子自己的情绪,上帝不公,为什么要拆散这一对母子,为什么把人世间最大的苦难要一起降临到这对母子头上!就不能让他有一个健康的母亲,在他瘫痪时悉心照顾他;即使叫她的母亲遭难,就不能让他余生安乐,却还在他母亲去世后给他那么多的病痛折磨!
每次和孩子们体会文中的语言,我都不能自已。学生也许没有那么多阅历,不能真正体会作者的苦楚,但作为一个背负着“整个世界”的中年如我,却是感慨备至。人生也许苦短,但我感谢上天对我不薄。让苦难成为一种精神力量,让孩子们在这一刻明白人生坎坷,成长需要磨砺。我们祝愿所有人一生平安,即使有一天我们承受苦难,也不会让生命显得那么鄙薄,那么无力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