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有知,还是无知?
孔子回答道:“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为什么不说死呢?
"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孔子担心自己轻易说出口,会带来对仁爱道德不利的后果。因为孔子是君子他是不会说假话的,但真话也只说了一半。所以,他说:“未知生,焉知死?” 其中苦心岂能尽言。
孔子不思考死吗?
孔子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政治抱负,周游列国、怀才不遇、累累如丧家狗。即使他不因内心焦虑而怀疑人生,但又如何应对被他人质疑的人生呢?
他讲天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说明他不是贪生怕死的人。所以,孔子对生命的认识是超越了生死的。孔子的教化以人道为主,死是超越人道的话题。所以,他的态度是存而不论,其结果导致中国传统的读书人对死亡讳莫如深。传统的入世精神没有死亡的话题,也没有死亡的艺术。
现在大家都可以毫无忌讳地公开谈死:人活着就是去死,把每一天当做最后一天活,确立自己的人生方向,就可以不顾一切的往前跑,跑得越快越好,越远越好。那些跑得慢停下来的人呢? 管不了。这一路没有终点,我只想最先欣赏前方的美景,呼吸最鲜的空气,这是我跑的快感和意义。我管不了别人,我只需要管好我自己。向死而生,也许就是现代人的入世精神了。
但无论“向死而生”还是“向生而生”都是个人价值观的体现。你可以认为他说的醍醐灌顶,也可以认为他简直胡说八道,甚至你听完后不发一言抱着与我何干的态度,该干嘛干嘛,又或者你懒得去过脑,只是无心走过一道门,透过一扇窗顺眼瞧了一瞧。
在不同个人价值观体现下,活着的状态中,有一种状态是绝望的:至亲、爱人、朋友,纷纷在你活着的故事里死去。这也许叫随死而生或伴死而活。
对于这样一种状态的体悟,作家余华是这样说得 “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写到这里,按照我行文的逻辑(尿性),该谈一下,我思考“死”的经历了。
那晚一定是在夏天,不是冬天。冬天虽然寒冷,用热水刚温暖了的手脚一躲进冰冷的被窝也会冻得人瑟瑟发抖,但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被两层厚重的棉被仅仅包裹着身体,让内心又感到,有所依赖的安全感。我甚至会全身蜷曲在被子里,然后再打开一个视角,以此来窥探夜的神秘,听听夜的宁静。又紧张又充满某种期待,来来回回之间,不知不觉,心安入眠。
到了夏天,棉被换成了单薄的小铺盖,房间内闷热难耐,只好将手脚裸露在外。于是内心失去了,因为包裹着身体的厚重棉被所带来的依赖感。有一日入夜,我睡不着又感到紧张不安,只要一睁开眼,全是黑压压一片,床边吱吱作响的电风扇也打破了夜的宁静,一股诡异的气息在向我涌来。我闭上眼,不敢再看,恐惧 ,焦虑 ......我再也不能以窥探的方式游戏黑漆的夜晚。
"人是要死的。"
有个声音对自己说。
“人是要死的......”
我感到灵魂被抽空 身体坠入无边的深渊。
“人是要死的,我知道。”
“死后又是什么状态?”
我惊出了一身冷汗,毛骨悚然!
我无力地抬一抬手,动一动脚,证明我是生的状态。但是无法预知死的状态,开始让我怀疑到此刻我生的状态的真实性。
这是一个十一二岁男孩直面死亡的感受,今晚他能否心安入眠?
“ XXX死不死?"
“要死!"
“他怕不怕?"
“当然怕。虽然他们是家喻户晓的偶像明星,但是他们和我一样,都要死.....”
以这样的逻辑可以举出无穷无尽的例子。 我越想越是通泰,越想越是困乏,慢慢魂归入体,心安入眠 。小小的我,就以这样荒诞的思维,打发走死亡的光临。
直到现在,每每生活中遇到过不去的坎,而心慌意乱、不能自拔时候,都会有个声音在提醒我,人是要死的。人是要死的,活着就要心安,这是思考死亡,带给我活着的基本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