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看到过,应该算是众多鸡汤金句之一吧。但不知从谁开始把它单独拎出来以示众。因为从出处看来,这句话当时颇有点对牛弹琴的意思。
此话出自《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作者是美国人J.D.塞林格,据说此书曾影响了美国几代年轻人。
这本书是我2017年读完的第一本书,也许应该说读了两年,从2016年开始到2017年结束。或者更久一些。因为此书太有名,几年前曾试着在网上读电子书,可开了无数次头,始终未能读到第二章,便最终作罢,也彻底断了我读电子书的念头。
2016年底的某个时间,终于还是买了本纸质书,放在床头。根据此前对此书的了解,我认为它合适于睡前阅读。一本描写青少年的小说,不烧脑,适合睡前不动脑子且兼具催眠作用。
不出所料。小说不长,也没有什么艰涩的描写。一个十七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菲德,在圣诞节前夕被学校开除了。这已经是他第四次被开除了。他不敢回家,在学校打了一架之后,回到寒冷的纽约闲逛了两天两夜。在此期间,他逛酒吧、泡夜店,和女孩儿约会,招妓却被骗等等,干了若干这样在一般人看来不靠谱的事。还偷偷溜回家,又偷偷跑出来……
作为众多人口中的经典,我读完后竟然没什么感觉。为什么,因为这本书是写青少年的。十七岁的年龄,不只在美国,在本国也被看成是青春叛逆期,很多孩子会厌学、逃课,甚至打架等等,都不稀罕。就像王朔的《动物凶猛》,特殊的年代特定的年龄,总有一些特殊的事情会发生。这样的小说,只有处在那个时期,或者经历过那个阶段的人才会找到相似之处,产生共鸣,发出长叹。
我早已过了那个年龄,且叛逆想法稍嫌微弱。回想起来,只知道那也许是另外一种活法,但仅仅是隔岸观花,始终不敢跨过对岸。任凭他们狂放不羁也好,调皮捣乱也好,自己依旧行走在大多数人都在行走的轨道上,更不敢想像主人公连续四次被开除。所以,这样的书于我当然不会有太大的共鸣或震动,特别当把它作为催眠道具来使用,真不会有太多的印象。唯一的好处也许就是当有人问起时,答曰“我读过”。
至于开头那段关于男人的话,是霍尔顿从家中偷跑出来以后,投奔他最信赖的老师时,老师引用的名人名言。此时的霍尔顿,又累又饿,吃了点师娘拿给的咖啡点心之后,已到了“站着都能睡着”的地步。此刻老师对他做此番教导,还有接下来的关于什么尺寸的头脑适合什么类型的思想之类的“箴言”,在很多人看来真是警句加精句,是要敲黑板划重点的。可对于当时的霍尔顿,我不知道他是否听得进去。此前他在家里,刚刚对妹妹说了一番要做“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话。
现在人们都把这句话单独摘出来,摆出一副谆谆教导的架子。可知,断章取义地读书也是件可怕的事。
经典并不适合所有人,或者说并不是所有人对经典都会产生同样或相似的看法。就如同本书,如同《瓦尔登湖》。很多人和我聊书,都会问我是否看过《瓦尔登湖》,当我把我的观点发过去之后,换来的大都是沉默。因为我的观点和大多数人没有相似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