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世界
『从几十亿年前,海底温泉的一个小小单细胞生物开始,到拥有自己的一片海洋,你已经历许多。
现在,开始你最伟大的探索吧!
从早期陆地生命,到浩瀚星宇。』
昨天的精彩内容在这里!!!
昨天说到,这位叫鱼石螈的老祖宗在水底下混不下去了,想要去陆地上讨口饭吃。
这个时候的陆地上有什么呢?空荡荡的大沙漠?背井离乡了,他乡连井都没有,那可咋整?
最早的那群海藻,有上了陆地变成苔藓的,后来进化成了植物。
后来的咱们老祖宗翻身农奴把歌唱以后,到处追着虾吃的时代里,也有不少的虾被逼得跑到了淡水和陆地讨生活。它们就是昆虫。
看到了吗?除了这几位,啥都没有!除了吃的,啥都没有!
这一天,一只小虫子在听妈妈讲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妈的妈妈的妈妈…的妈妈还是海里的一只小虾。那时候海里有个大魔王,叫邓氏鱼,到处吃虾,吓死虾了。还有许多小魔王,都是鱼,也是吃虾的。』
『哇!好吓虾!』
『是啊!那时候,妈的妈妈的妈妈…的妈妈,当时被鱼追赶,六神无主七窍流血八仙过海九死一生,最后跑到了岸上来。下面呢…』
『麻麻!你说的鱼是不是这样的?』
虫妈妈一回头,看到了身后的这货。
『你tm怎么也跟上来了!!!』
下面没有了…
鱼想上岸,还是做了一番准备工作的。
他们原先的偶鳍长出了四肢,开始在浅滩上活动。
为了适应空气的干燥,他们进化出了肺部,甚至学着用皮肤呼吸。从此,他们成为了船新的物种——两栖生物。
只是,他们有的行为还是没有办法在水外边进行,比如受精和幼体发育。
没错,咱们现在还有实例来描述这样的状态:青蛙和蝌蚪。
它们小时候的呼吸器官是鳃,长大后会发生『变态』,再用肺部呼吸。
是不是特别麻烦?还必须得『变态』一次。所以,有一部分不甘心“一辈子只能住在水边”的螈,又开始了进化。
咋纠正这个在水中产卵和幼体发育的毛病呢?得从源头上改。咱们老祖宗是鱼,就算长出了肺,自己的幼体也是没有办法直接呼吸的。
咋办,教小蝌蚪呼吸?臣妾学不会啊!那就想个办法,把小蝌蚪裹住,让它渡过这个阶段再出来!
于是,咱们大概长成这样的这位祖先,就进化出了一个保护膜,就是羊膜。羊膜分了好几层,可以把氧气带进来,把废物排出去。
同时呢,『变态』这个过程实在太变态了,也随着羊膜的出现一块消失了。
失去了产卵必须在水里的限制,广袤的大陆,才算是真正展示在了我们眼前。
几个选择,几个方向
大陆太大了,因为没有导航,这一大群羊膜动物走散了,去了截然不同的地方,也有了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自然又有了不同的进化方向。
我们专门在次头条里分享了为啥会有这个现象,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去看看。
原先的羊膜动物还长着和鱼一样的头。这样的头,咋说呢,首先不好看,其次不好用。
早期羊膜颅骨是一整块骨头,只有两个能和外界交互的地方。一个是长眼睛的地方,一个是用来呼吸的鼻孔。原先大家住在海里,洞少一点,脑子就不容易进水。现在出来了,洞就不够用了。
第一种,多加了一个下边的耳孔,用来长耳朵。它们绝大多数有固定的颧弓,所以被称为合弓纲动物。
你自己,你养的猫猫狗狗,你待会下班吃的羊肉串的羊,都是合弓纲动物。
第二种的觉得开一个不太好,万一哪天又不够用了呢?所以他们多开了一个孔,一共俩,全都在眼睛的后边。
这个孔是干啥使的呢?有了这个孔,嘴就能长得更大了,咬合力更强了,更凶猛了。你小时候玩的那个咬手指玩具,它们安螺丝的位置和作用,和双孔类动物一模一样。
我们找了一张演示图。特别说明一下,这个广告有错别字:反应yìng。
俩孔的牙口好,一口气嚼碎五个人不喘气。慢慢地,它们就走向了食物链顶端,变成了恐龙。(有极少数的恐龙是前边的下孔类。)
在很久很久以后,它们中有的把俩孔合并了,成了鸟;
有的把下边的孔退化了,这些动物灭绝了;
有的俩孔全不要了回水里了,就是现在的乌龟。
都是同一批上岸的鱼,可是从孔开始,它们走向了完全不一样的路。
双孔类的恐龙成功统治了地球,看上去要来个无尽之任;咱们哺乳动物的祖先——下孔类动物只能蝇营狗苟,靠捡恐龙不吃的、吃剩的垃圾为生。
那是不是咱们的进化方向错了?
并不是。这样的咬合力,是用脑容量换来的。
恐龙一生下来就是3级,成年9级,属性又好,各种天下无敌;单孔目动物生下来只有1级,属性也不咋地,只能苟着发育。
过了几亿年,我们已经到了999级。
两边的区别越来越大,尤其是在生孩子的事情上。孩子都是脆弱的,恐龙们怕孩子刚生下来活不了多久,把那层羊膜变成了蛋壳。
下蛋,这个爬行动物的标志终于出现了。想一想恐龙蛋,无公害高蛋白,还是很让人期待的。
咱们的老祖宗呢?虽然羊膜没有进化成硬壳,但是他们也是要下卵、孵卵的。
可是这些热带这种好地方已经被恐龙占领了,咱们的祖宗不敢去,只能跑去打野。可是野区太冷了,它们就开始出肉,开始长毛。
只是问题来了:自己出肉了,可是刚生下来的卵顶不住啊!
为了保证卵的存活,单孔目动物开启了究极护崽模式:第一步,保证自己的体温是温暖的,是能孵化出卵的。
第二步,让幼崽更早出来,用奶水给幼崽补充营养。
没错,哺乳动物的哺乳,终于出现了,这一天已经是2.25亿年前,就是上面的隐王兽。
它们下卵出来,还会孵化,但是也会哺乳,现在还存在的鸭嘴兽就是这样的一种【单孔目哺乳纲原兽亚纲】生物。
这样还是不放行!这样卵的存活率实在太低了,孵化也太浪费时间了!还怎么让单亲妈妈出去工作!对女性的歧视还能不能好了!气冷抖!
于是,为了更方便工作,也有的【原兽亚纲】生物进化出了袋子,选择把卵放到袋子里孵化。
别激动,说的不是你想的那些,说的是这货——针鼹。
提到这儿得说一句了,上边这两位,是硕果仅存的【原兽亚纲】动物,而且只存在于澳大利亚。正是因为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岛屿,所以才能留存到今天。
这两个动物的数量都不多,还可能和咱们的真·老祖宗是近亲。
如果你捡到了一只…珍爱生命,拒绝野味,从我做起。
这是一篇讲不完的史诗
前边的针鼹长了个袋子,看上去,似乎再也不用担心麻麻的孵化了。可是问题又来了。装在袋子里,针鼹妈妈一旦走动的幅度大了,或者不小心摔了一跟头,后果都有点过于严重了。
想象一下:你穿一个肚子上有兜的外套,然后兜里放四五个鸡蛋,出门上一天班。我感觉这一趟下来,衣服洗都洗不出来了。
那咋办!放进袋子了还不安全,那我放自己肚子里吗?
没错,就这样,一个划时代的进化发生了:胎盘。
有了胎盘以后,哺乳动物彻底和原来的爬行动物区分开来。
胎生,牺牲了一定的繁殖效率,但是提升了对胎儿的保护,提升了生产力。最起码,十月怀胎总比十月孵蛋要省事吧。
再加上哺乳的过程,哺乳动物拥有了最基础的情感:母爱。
不过即使是有了胎盘,不少动物也保留了它们的育儿袋。
袋鼠,袋狼,考拉…基本上还是只在澳大利亚有保存。
注意了啊,它们和针鼹不一样,它们不是卵生的,是把孩子生出来,再塞回袋子里去。
这些有袋动物,叫做【单孔目后兽亚纲】。
可是有一位妈妈不乐意了:袋子什么的太丑啦!而且我好饿啊!我带着娃没法出去觅食啊!就不能有自己的生活吗?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站起来!气冷抖!
于是,出现了下面这只没有袋子的生物。
攀援始祖兽。
它可能是【单孔目真兽亚纲】的第一个生物。
更重要的是,它是你和猫猫狗狗,和你知道的几乎所有哺乳动物的最后一个共同祖先。
它自己都不知道,马上自己要开始征服这个星球的旅程了。
而这些,又是下一期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