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居住的小区是一个老旧小区,从当年购房先装修后入住,至今已有十七八年了。在一个小区居住久了,邻里之间就比较熟悉了。我指的是老年人之间比较熟悉,所以闲谈起来话题也比较多。
为什么要强调老年人之间容易熟悉呢?那是因为老年人比较闲,容易孤独,喜欢找人倾诉;年青人不一样,他们神情自若,脚下生风,哪有时间去跟陌生人说话,更何况还有代际障碍呢?
某幢某室的大姐最热情,每次在楼下遇见我,总是热情招呼,问长问短,甚是亲切。她家的孙女和我家外孙年龄相仿,所以我们大多谈论带小孩的心得体会。
与其说是交谈,不如说我接受采访。出于礼貌,我总是有问必答,遇到我不太清楚或不想回答的问题,我就适当转移话题,譬如聊聊天气,还有菜价之类的。
我惊诧于这位大姐的记忆力,她甚至记住了我们上班轮休的规律,还记得我家亲家母的老家住在哪里;当然,还有我们老乡家的情况和我们小区邻居的家长里短。
我们都是新宜兴人,在这里没有亲戚朋友。我是当年因为工作调动,在宜兴买房定居的,而且同来的老乡比较多。刚开始,老乡之间经常聚会,时间久了,各人渐渐融入新的圈子,所以人情来往也不拘泥于老乡之间了。实话说,有些老乡家里的情况我也不太清楚。
每当这位大姐谈及我老乡家里的情况,我是既想知道一些,但又不想谈论。因为每个老乡的情况都不一样,有些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有些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再说,有些话经过居间人一传,容易产生误会。
这位大姐提到的我的老乡,不止一家,有的是跟她儿子住在一个小区里,有的是她前几年户外运动结识的,当然还有我们共同居住的小区里的,相对而言,就更加熟悉了。大姐说,我听,对于自己家的情况适当参与,其他人家的情况我不去议论。
“你们也在这里啊?”前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到某商场购物,刚出旋转门,就遇上了这位大姐和她的先生,我们笑着回答,好巧,在商场还能遇到村上人(本地人习惯这样称呼住在同一小区的的邻居)。
回来的路上,我爱人也说,这位大姐非常热情,经常在楼下遇见,总要攀谈一阵子。
说到在商场遇见村上人,感到比较巧合,我又想起了另一个巧合。若干年前,单位组织我们去张家界旅游,第一天我们住在长沙,晚上去看长沙夜景,突然遇到我们单位的一名同事,当时我就感叹了,“原来,地球就是这么小!”
原来,单位分批组织旅游,那时我们单位的业务成了香饽饽,同时有多家旅行社找上门来,结果,相关部门为了平衡关系,就分批次外包,我所遇到的那位同事是上一批的,刚好他们第一站在张家界落地,最后一天来到长沙,马上该返回了。
看来,有些巧合并没有那么刺激,只是我们不了解详情而已。
我们小区的老年人比较多,说也说不完,有时候,我走在小区附近的马路上,有人和我打招呼,我一下子对不上号。回家后,跟我爱人说起路上见闻,描述那位邻居的模样,我爱人总喜欢酸溜溜地说一句,“你是名人,人家都认识你呢!”
恕我自恋,本人算不上名人,但是算得上一个有特点的人,除了脾气比较坏之外,我还喜欢运动。我常想,为什么我们总会记住小区里经常跑步的帅哥和美女呢?除了出现的频次比较高,还有就是装束比较特别。由此推及,我就是邻居眼中那个喜欢骑行的老头,或许还有经常推着小外孙,到处转咕噜(本地方言,闲逛的意思)的那个人。
除此之外,我还喜欢到我们小区附近的广场上去散步,因为我爱人经常在那跳舞。散步的次数多了,广场上跳舞的大妈也熟悉了不少,并指着我和我爱人说,他们就是一家人。
当然还有大妈当面夸我,说我们夫妻感情好,连我爱人跳舞都要陪着。也有人不解,问我怎么愿意跟着老婆后面,我就笑着告诉她们,“我怕我爱人跳舞,然后跟着别的老头跑了!”
不管是有人夸我,还是有人疑惑,我心里其实还是能听懂她们的潜台词的,别人家的老公要么在加班加点干活,养家糊口;要么在忙于应酬,享受生活,哪愿意在这广场上转悠呢?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告诉那些老年人,我就是习惯了这样不求上进的生活,改不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