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红楼,虽未有醍醐灌顶之得,倒也觉颇为爽朗利口。前几次拜读,纵然强打精神,仍不免半途而废,想来当是境遇已殊,年龄渐长,人情事故也比从前明白。
今日读到高鹗先生续作的第八十一回宝玉讲‘后生可畏’一节,心中对圣人教诲颇为有感。其言曰:后生可畏,焉知后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不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前句当作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之解;观古今有为之士,如甘罗十二岁拜宰相,又如曹冲垂髻之年而可秤象,可知成事者不惟年高,纵为后生,亦可成人所不能之事,究其原因,年少志壮不畏难也。故圣人之为圣人,岂皆后人吹捧?洞察世事,多有正理。后句话锋一转,四五十岁而即不闻达于世亦不通晓诗书,便无可畏不可畏之言。此般警言,乃教诲我等青年趁早发奋,莫使韶华蹉跎,实在恳切。
譬如书中宝玉,一味囿于儿女情长,虽为纸上故事不可全然做真,但其所言喻,自是大有可鉴。其情可爱,然此种情怀岂可作一世求索之计乎?至年高而无所成事,误己是为果报,误人实为可恨。
2019.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