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第342天
“……加油”,“……努力”,“……好样的”,“……最近表现不错”,“……”。嫌弃的对娃娃们说:“你们可能每个都在给我学呢!我这一天的,这个加油,那个努力的,拼命挨个鼓励……就没人能给我一股劲儿,给我干到底的……”哈哈哈!娃娃们也都笑了。其实他们不是不知道他们需要加油,需要努力,只是他们的行动力和毅力都是个十几岁孩子的水平,没有人能不受到周边的影响。
除了要有良好的学习气氛外,亲人的认可和鼓励是他们在苦海奋战的指路明灯。别说激将法没啥用了,就是家长一个鄙夷不屑的微微挑眉,都会让孩子“彻底受伤”。不要说我危言耸听,某位专家(原谅我对人名不敏感,但理论和调研结果我记得很清楚)说过:孩子对家长情绪的捕捉,敏锐到超出大人的想象。不知道能不能把他们称为“高敏感孩子”,我水平有限,暂时就这么理解了。正像有些专家所说,高敏感是一种天赋,我也这么认为。但前提是,老师和家长要给出更正能量的引导。
其实有着教学经验的老师,或者能回忆起娃娃们成长经历的家长们,都能记得一些所谓孩子会看着大人脸行事的事例。班级里55人,这样的代表,我能给你点出至少55人,还能给你挨个举出具体事例,别质疑,因为他们是我的娃娃。哈哈哈!那么利用他们这种与生俱来天赋的却不是他们自己,而是大人们。那我们该怎么利用好孩子们的这项天赋呢?
来个例子,今天一位朋友诉说了她对高一的儿子的引导。“你好好学学同学的学习方法……”一句话,我就喊停了。问题在哪?孩子中考成绩差零点几分没能进二中实验班,到了高一成绩很不稳定,使得望子成龙的她不自知的对孩子的言语中带出了不认可,不信任。“学同学的学习方法”孩子的第一个感受就是“我的方法不行,同学的才行”。即使父母这样的言语没给孩子的内心造成创伤,也会导致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我们都知道对比高中知识而言,初中知识简单至极,但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坚持到努力,肯定也不会取得好成绩。那作为大人,我们该怎么说话,才是正确的?“你初中的学习方法该升级了……”即肯定了孩子初中的努力和学习能力,又委婉的提醒了他,之前的学习方法需要改进了。
再来一个例子,我表妹的成长环境和我的很相似。父母爱打个麻将,平时都是自己学习的,但结果是我费劲巴拉的读了个本科,而她今年马上就北航物理学博士毕业了。我们之间为何有如此大的差距?除了我不够努力外,我一直再给自己找“借口”。直到去年我在朋友圈发分享了一首我在唱吧录的歌。我妈的评价是“唱得好听”,而我姑姑的评价是“侄女唱得和明星似的”。这两句评价哪句更艺术,高低立见。
看到这儿,有些大人一定会反问:“我和孩子说话,还得看着唱本说?”答案是肯定的。哈哈哈!你说对了,你想让你的孩子优与别人,就要撰写,编辑好你的唱本。假如让你选择一个六亲不认,目中无人,禽兽不如的成绩优异的孩子和一个懂事,孝顺却成绩很差的孩子之间你选哪个?我当然会选后者。这就是我“学可不优,品必上乘”的初心。你再想想,一个懂事,孝顺的孩子,怎么会不知道父母希望他们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所以,品德和学习这两者不仅不会冲突,还会是相辅相成的。
终上所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编辑好你为你孩子量身打造好的唱本,尽心,真心演绎。从心底认可孩子的每一点进步,不因任何事否定他们。最终必然让你拥有一个优秀的,孝顺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