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董卓带着昌昌一同去了郿坞,吕布将军盛怒之下,被王允司徒成功拉拢了。
我的脑子大约已经彻底坏掉了,不明白为什么不是贾诩大人出面去游说将军,而将这大好机会拱手让与司徒。看着司徒大获成功,贾大人才仿佛突然想起要去拜访司徒,我是想不通。
贾大人说:“诩只求自保。”
大约乱世中打拼的人分几种——
其一是见机会就上,见空子就钻,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没有空子也要钻出洞洞。
就像董卓,当年没带几个兵,就大摇大摆来洛阳夺权,然后又把皇帝毒死了,立了新君……凡人是想不通他们为何这么做,因为看上去,的确是在自寻死路。
没有他们做不出,只有他们想不到。
其二是那种见机会就赶紧叫人上,见空子就赶紧叫人钻的。自己幕后指挥,玩稳的,不出本金,别人亏光了自己先撤,赢了就跟着喝酒吃肉,喝醉了还不忘说,若不是我怎么怎么,你哪能如何如何。
没有他们想不到,只有他们做不出。
一般大约称这种人为谋士。
危险与机会并存时,自保是第一位的。
其他的投机者还有很多种,炮灰这些,脑子不好使,不提了。
反正我本来就是微尘,也不怕失去什么了。
贾大人与司徒见面谈了什么,我不知道,不敢也不想去问,完全不知情,省心。
董卓不在京城,事情操作起来很方便:贾大人借着讨伐韩遂、马腾的名义领兵出城,往西凉方向去了——这种名义上的出征常有,也不一定真去打仗,往往就是出城威慑下,混吃完了粮草就回。
只是如此一来,京城里的西凉兵人数就不够多了。
不得不提下,与贾大人一同出发的武将是张绣,董卓手下大将张济的侄子。此人有一独门绝技——“百鸟朝凤枪”,人称“北地枪王”,是公认武艺仅次于吕布的绝顶高手。
贾大人临行前给了我一个锦囊,这挺出乎我的意料,一直求他赐个求不到,这次反倒主动给我了。
“大人,锦囊小人何时开启?”
“需开时,锦囊自开。”贾大人一脸真诚,不像是开玩笑。
时间来到了初平三年的四月二十二日,持续两个月的阴雨天结束了,天气格外的好。
天子自上次春祭受惊后,身体一直不好,到今天终于是康复了,特召集文武百官议事。
吕布将军派同乡的郡骑都尉李肃前去郿坞请董卓,伪造的诏书也准备好了:天子龙体久不愈,恐不能治国安民,欲会文武于未央殿,议将禅位于太师。
不由得,我想起自己第一次见董卓时,就是伪造了诬陷张温大人的书信,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年,仿佛轮回。
我很是希望能跟随去到郿坞,看看昌昌。可将军没有同意,说还安排了任务给我,让我在城里等着。
等到了晚上,也没见有啥任务,我正打算早早睡了。
风吹来,像是有很多小孩子在远远的地方唱歌。
“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这什么歌?
千里草?
等等,这不就是“董”吗?
十日卜?!
这不就是“卓”!!
这歌唱的不就是,董卓!你装啥装!不得好死!!
惊得我从床上滚了下来。
因为,
有客人来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