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七点半回住的地方洗漱,她俩去了大唐不夜城。
昨天回到住的地方都已经过12点,目的明确的我,零点四十分已经闭眼,虽然没睡着,手环显示一点一十二分睡着的。回来路上,我问Q,想去的早市,打算几点起床,几点出门;她说八点半出门,九点到那边;我白了她一眼,“你等着帕涝吧”
她听不懂“帕涝”是什么意思,问她赶过集嘛,每逢农历369、147、258的那种;她老家在镇上,东西随时可以买到,不像我们在村里,去晚了,赶集的人散了场,就“帕了涝”,空手而回,连口热乎的都吃不到。
自己查了一下,最晚九点散场,她改口说,那我们六点半起床,七点出门吧!饼崽在旁边倒吸一口凉气;回住的地方洗漱完,我表示,明天不跟她俩去早市,我要睡到自然醒,然后去碑林博物馆。她俩合算了一下,今天一点十分才出的门。
没定闹钟的我,睡到十点二十二分起床,洗漱,骑车出门,路过一个广场时,成群的和平鸽在空中盘旋,三三两两得大人、小孩、卖鸽食的小贩,高举放了鸽食的人、帮她拍照的人以及路过的我,窥见平凡生活的一角。顺着鸽子广场,朝着南方蹬着自行车,就到了永宁门下。上次从这边上去城墙缓行一圈,下来时发现有个博物馆,临时预约已经无法进场。这次说碑林博物馆在扩建,所以门票才10块钱,饼崽说很多展品都看不到了,但,也能看到一些的吧,还是想去呢,弥补上次的空缺。
进门正对着两个喷泉,左边一个牌坊,出来的时候想去拍照,结果上面没有题字;昨天跟饼崽说,等回去后,我要去她家楼下,我小时候窜巷子的地方,把那边的牌坊都拍个遍,前段时间有个剧组在那边取景拍戏。碑林博物馆是狭长型的展览方式,再穿过一道戟门,正对着孝经亭的后面就是碑林一到七室,逛一圈刚好一个“口”字,不走回头路。
名气较大的碑,就放在前几室,当我逛到最后第七室的时候,第七室相当于陕西的县志了,大概除了研究陕西历史的人以外,其他游客都是走马观花,不堪重要,所以有块碑都是颠倒过来的。前面还看到一块碑上写了两个人名,人名下面跟着“留念”二字,这“风俗”不知道现在的游客是否有改善,到哪都喜欢“到此一游”。
逛了两个小时,她俩点的牛肉酸汤水饺都凉了,如果不催我,还能逛的更久些。脚下的轮子都快踩到冒花火了,穿钟楼前的环道,有点胆战心惊。后来扫单车,饼崽扫了一辆龙头都歪的,我单手骑着,另一只手空出来录视频,越发感叹自己骑行技巧的娴熟,就是不能在车流量多的时候这样,还是需要注意安全的前提下。
三人走马观花的看完城墙,连落日余晖都没看到,就下来觅食,排行榜第一的葫芦鸡,Q想吃的岐山臊子面,店里力推的脆皮沙拉茄子,再加了饼崽好奇的陕南小土豆烧排骨,土豆得到她俩的一致好评,臊子面得到我们仨的好评,明天本来想去打卡网红陕南菜的,多次造访西安的NaNa说尝尝陕西菜,就不想吃了,大概还是不太符合我们的口味,那就明天继续探访面食吧,来到碳水炸弹的地方,不得顿顿吃面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