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曾凯的日志,开始很不理解,怎么花那么多时间练毛笔字,练琴。可是看着他一天天坚持,越来越佩服了。
早上看到陶敏的简书,很受益,温故而知新。当时我去上《幸福父母》,孩子上二年级,在问卷上写了孩子赖床的问题。课堂上老师跟我有一些互动问答,我开始还没意识到在帮我答疑解惑,后来才恍然大悟。老师教了我们一些方法,比如很淡定地看着孩子迟到,自己要有一颗强大的心。试过,有效,但确实心累。
从陶敏的简书里,看到了因为自己有赖床的习惯,所以孩子也有。虽然那时也要早起,但每天都起得很痛苦,很不情愿,匆匆忙忙,有时还会迟到。现在想想那时自己每天赖床居然没意识到,孩子和我是一模一样的状态。那时孩子学校就在马路对面,可是有时还要迟到,现在每天开车十几公里送去上学,每天都早早的。
因为我变了,他就变了。现在我基本五点之前醒来,到五点半已经很清醒了,起床变得很轻松。孩子都看在眼里,我喜欢磨蹭,他帮我闹钟订到出门的时间,反而来提醒我了,可是无形中也养成了他磨蹭的习惯。
送孩子去培训班,本来去图书馆看会儿书,门还没开。想起来去剪头发,说走就走。去一家同事介绍的店,没找着,问了保安,旁边的路人也来回答我了。看来这小店还真是蛮有名的。由于时间早,商场很多过道的门还没开,保安叔叔一路给我开电梯,开门,领着我去了另外一栋楼找到了。
果然生意不错,老板就是唯一的发型师,她妹妹是学徒,来的都是熟人,预约电话不断,而老板总是耐心地回复。剪完头发,感觉还不是自己想要的,颜色亮了点,和职业有点出入。收到很多好评,便也觉得值了。
中午去新开业的地标,人山人海,吃个饭前面等了30桌。吃完饭喝杯水又得排老长的队。看着那么多人头还是早点回去吧,没心情逛了。无论哪个商业体,开业时总是风光无限,可是不多久就门庭冷落,不知道怎么支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