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时候快乐来自比较之后的优越,这样的快乐基础是很不稳固的,因为如果不是大家是同样标准的话,这样的比较是没有意义的,也不是长久的,关于这个主题,我们用一句话和一副画来说明。
与神合一当中,谈到人有十个幻象,其中第九个幻象就是优越感的幻象,里面是这么说的:
特殊并不是优越,宣称自己比别人优越,就是没看见自己真正是谁:而在承认“我的方式并非是比较好的方式,我的不过只是另一种方式”里,却有着极大的治疗功用。
下面是人蔘与地瓜的故事:
所以不论地瓜觉得自己是人蔘或是地瓜都是开心的,他的开心来自于他知道自己是谁,而不是哪一个更好,所以开心是他的本质(BE),不论他是一个人蔘或是一个地瓜都是开心的。
这个部份在与神对话第三册当中有更深入的提到,透过BE-DO-HAVE这个模型来了解,以下是书中内容:
神:没错。而现在是很好的时机来把先前的教诲扼要说明一下。而你也“正好”提出正好的问题,来让我在此书开端之处简述一下我们曾经详谈的一些讯息。
在第一部中,我们曾谈过“是——做——有”(Be–Do–Have)范型,而大部分人又如何反其道而行。
大部分人认为,如果他们“有”某种东西(更多的时间、更多的钱、更多的爱等等),他们最后就可以“做”某些事(写一本书、培养某项嗜好、去度假、买栋房子、交个朋友),而这又会让他们“是”如何如何(是快乐的、和平的或满足的,或在恋爱等等)。
事实上,他们是在把“是——做——有”的范型颠倒了。宇宙中的实况(跟你们所想的相反)是,“有”并不能产生“是”,“是”却产生“有”。
首先你要“是”称之为“快乐”(或“知”、或“智慧”、或“慈悲”等等)的人,然后从这“是”的境地去“做”一些事情——不久,你就会发现你所做的会转回来带给你一直想要“有”的东西。
启动这种创造过程(没错,这正是……创造过程)的方式,是先看清你所要“有”的是什么,问你自己如果你“有”那个东西,你会“是”什么样子,然后直接去“是”那个样子。
以这种方式,你就把那习常的范型倒转过来,事实上是更正成“是——做——有”的范型,跟宇宙的创造力共同运作,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以下是这个原理的简述:
你的一生,并不必须去做任何事。
全部的问题只在你是什么。
这是在我们对话结束时,我要再度触及的三个讯息之一。我将以之结束本书。
现在,为了说明,让我们设想有这么一个人:他认为,如果他再有更多一点时间,更多一点钱,或更多一点爱,他就会真的快乐。尼:他没有搞清楚他目前的“不很快乐”跟他没时间、没钱或没爱之间的关系。
神:正是。反过来说,那个“是”很快乐的人,似乎有时间去做所有真正重要的事,有必须用的钱,有够用终生的爱。
尼:他发现他有使他“快乐”所需的一切事物……只因他先从“快乐”开始!
神:正是。事先决定你选择自己是什么样子,会使你实际去经验那种样子。
尼:“是,或不是,就是问题的所在”。〔注: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guestion,此处作者俏皮的引用莎翁名句。〕
神:正是。快乐,是心灵的一种状态。正如一切的心灵状态会以实质的形式复制自己。
有一个电冰箱磁铁上这样写道:
“所有的心灵状态都自我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