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尚龙
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是在个偶然的情况下。 那天,一个学生告诉我,一个宿舍四个人,他是唯一不玩游 戏的,可是他们群起而攻之:“学习有什么用啊? 装什么啊?你不加入我们,今后怎么可能会有出息啊?”那天我特别郁闷地想起了我的大学。其实, 在那个群体里面,过得很难受。
我忽然明白, 来大学学习不是为了合群,而是为了成就自己的梦想,然后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群体。
这感觉就像你是一个篮球高手,为什么要在一群学 英语好的人中间合群呢?无法选择自己的室友,但是你能决定自己的朋友:无法决定自己的生活圈子,但是你能决定自己的理想境界。
合到该合的群,寻觅自己要的,无论是理想,还是朋友, 才是大学四年该做的。
曾经有一个宿舍,宿舍里面八个人。每当宿舍里的八个人都凑齐的时候,寝室长总会组织-个游戏,就是把八个人分成两组,每组三个人,组织大家打牌,剩下两个人就打开电脑,打起了DOTA (种网络游戏) ,或者拿出手机不停地刷着网页,或者躺在床上拿着PSP (种玩游戏的工具)等待着他们的轮换。
然后,一晚上就这样过去了。
然后,一年就这样过去了。
然后,四年就这样过去了。
八个人里面,一定会有一 一两个人混得还可以, 但是也一定会有人混得差。混得可以的,在大学四年,活得多么假:因为他组织别人堕落,自己却坚定地向前,表里不一,活得多么难受。而混得差的,永远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他根本不知道,他就是跟风了,可是到底哪里出了错误。
最近的课堂上,我不停地强调一点给我的学生:大学期间,你无法选择自己的室友,但是你可以选择自己的朋友。
因为,最近我开始发现,寝室,是堕落的开始;合群,是淘汰的起点。在好多人的字典里面:
四个人,三个人不停地下载着苍井空出演的电影,第四个人不看,就是不合群。
四个人,三个人打着游戏,第四个人不玩儿就是不合群。
人是怕寂寞的,于是,大多数人都选择合群。
可是,你以为你在合群,你在浪费自己的青春;你以为你交了朋友,当你毕业一无是处时,谁还会把你当朋友;你以为你大学四年不孤单,当你毕业没有工作时,没有老婆的日子,你会更孤单。
有人说孤单痛苦,那谁又说过,实现自己的理想,不会痛苦?我短暂的大学期间,目睹了太多为了合群而合污的惨剧。
记得大一,总有人叫我打游戏,我也打,可是留下的,是和他们一样的空虚。
记得大二,当他们拿着手机不停下载新的游戏,我在角落却拿着单词书背单词。
记得大三,寝室七个人对我集体发起攻击,说我不合群。更有人到处说我傲气逼人,到处说我坏话,但是我明白,与众不同,不是我错了,最后我只有申请换寝室。但是现在我明白了,几年后的今天,当一些人在烈日下暴晒时,我却在空调房里写文章。
最重要的是,我已经忘记了当时说我不合群的那些人的名字是什么。我知道,他们中有可能还有人惦记着我。但是我只想说,他们惦记着我,说明他们生活里面不能没有我:而我忘记了他们的名字,说明我的生活里面可以没有他们。
直到今天,我认识了许多人,有些是有名的大导演,有些是知名的演员,有些是很牛的实业家,有些是银行、政界的大字,有些是当初都不会正眼看我眼的美女, 最重要的是,我交了一帮好朋友。此时此刻我才会感激,当初我没有合群,现在, 我才到了属于我自己的群体中,去做我应该做的事情。
如果当初我合群,现在身边,又会是谁,又会是什么景象。我一直坚信,英雄,永远是孤独的,只有小喽哕才扎堆。“二八律”永远适合在地球的每个角落: 百分之二十的人,占有百t之八十的资产;百分之八十的人,为百分之二十的人服务。
尤其是男孩子,大学四年,一直合群,一直在寝室,一直打不开视野、故步自封,做井底之蛙,这一切,总会在今后走进社会的某一时刻次性地还给自己。
而女孩子,更是需要在大学中培养出独立的人格,依靠一个男人,永远比不上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的未来踏实。
但是,我想说,我这里说的不合群,不是结仇,不是桀骜不驯。这里,我在大学做得不够,我检讨。至少,千万不要得罪人,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但是这不代表连话都不讲,或者恶语相向。你支持他的生活模式,只是你需要拥有自己的思想。
这个世界很邪门,你永远不会相信,当年最浑蛋的那个人,十年后会是政治界最有潜力的谁:你也不会相信,当年最不合群的人,成为了百万富翁。
无论如何,那些有点儿成就的人,都不合群:就算表面合群,他们的内心,也总有着自己的- 片世界,他们喜欢静静地思考,并且一直向理想迈进。
古典:如果你和我一样,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中国城乡街道里长大,在压抑的中国大学里度过残酷的青春,在功利主义的社会里闯荡,兜里又还揣着梦想,这些问题你就避无可避。就想抱着一只心爱的兔子挤地铁的人,这些问题如面目模糊的陌生人向你迎面挤来,你避无可避,只有迎击
读了李尚龙在《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这本书里的内容,感觉内心深处又被触动,内心深处的伤疤再次被揭开。之前没有勇气向任何人诉说的内心,当有勇气向朋友甚至陌生人诉说的时候,才发现,人家并没有你的感同身受,人家或许只是在听一个故事,而我,却用了好多年才敢这样去释怀。所以,我看完“你以为你在合群,你在浪费时间”的时候,多想能把内心这份汹涌的澎湃给分享出去,可想到其结果,我也就作罢。
然后,我去给妈读了一遍,读之前,我给我妈说,你就听听就好,以你的理解听听就好。我妈没有上过大学,现在大学的生活真是你不经历永远不能去感同身受的理解我的感受。我开始读了,可是,我万万没想到,我竟然读出来哭腔,我努力的忍住,要不就拉低了我普通话的水平,哈哈~开个玩笑,真的,真的没想到竟然读哭了,还是在妈妈面前,像这样要强的我。泪水里渗透着我对这篇文的感慨,多想有个朋友能理解。
文中加黑的是冲击着内心的。尤其是提到混得可以的是当年组织别人堕落的,我很清楚的知道,这就是人心,就是现实,可,我就是不愿意不承认。我一直信奉一句话“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考试周那半个月,许多同学都在发一些“同归于尽学习法”,对此,我也只能是省视。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变得更好,我也希望,但我只会更努力自己,哪怕“我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但我绝不会动用一点点下流的想法去阻挡别人的步伐。所以,如果我感觉我在浪费你时间了,那我会有深深的内疚感。
我不知你周围的人是怎样?总之,我周围的人爱打游戏的比看书的多,还好,我的朋友中与此相反。有时,我也会和一些浮水相萍朋友说我和室友不合群,他们可能会觉得我清高傲人,实则不然,只是心里达不到一种契合,生活中自然能打成一片。只是某天某地的某个晚上,寝室六人,两人在玩绝地求生,三人在玩QQ飞车,我一人在听歌或看书,那种滋味我说不出是享受还是孤独,也许,有时候,都会有吧。但那种合群,我也真心来不了......
我很想有那么几个朋友,你可以和Ta分享一些经历,读书的心得,电影的体会。可无奈高山流水知己难觅。即便有,也都带着不单纯的目的,我只想得一朋友而已。后来,我便不再寻觅,我把自己拆分为两个人,一个我,一个她,这样便得一终生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