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阅读《资治通鉴》,阅读进度为汉纪四十二,了解的人物是东汉重臣杨震。
杨震是谁?
出身名门。关于杨震的记载,资料显示:杨震,字伯起,号“关西孔子”、“关西夫子”、“四知先生”,弘农省华阴县(今陕西省华阴市)人,出身弘农杨氏。东汉时期名臣,隐士杨宝之子。
明经博览,无不穷究
杨震博览经籍,有“关西孔子杨伯起”之称。年五十始仕州郡,初为大将军邓骘所辟,举茂才,历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涿郡太守、太仆、太常。安帝永宁元年(120年),官至司徒。延光二年(123年),为太尉。
可以说,他的勤奋好学,带来了仕途上的辉煌。那么,为什么仕途辉煌的他,最后服毒自杀呢?主要是碰到了哪些壁?
正直不阿,惨遭陷害
他屡次劾奏帝乳母王圣及中常侍樊丰等弄权朝中,贪奢骄横。又触犯外戚耿宝、阎显。 延光三年(124年),为樊丰所诬,免归本郡。以居重位不能禁奸佞,愤而饮鸩自杀。
《资治通鉴》记载了他上书皇帝,以及触犯外戚的过程:
概括来说,就是杨震当时对于局势的判断相对准确,准确到什么程度呢?
就是有人想让他帮忙安排个工作岗位,他坚决拒绝,因为他知道那个人不是什么好人。这体现了他的正直。
不是说正直不好,但是拒绝也要讲究方式,虽然我也没想到有哪些更好的拒绝方式,但是可以在拒绝的同时,提供一个新的方案,或许能降低怨恨程度。
另外,他给皇帝上书陈述实情,如百姓空虚,灾害不断社稷不安等等,同时直言不讳朝中奸臣当道,还阻止皇帝为乳母修缮第舍。
这一步,个人认为他走错了。首先,局势已经非常清晰,皇帝昏庸无能,多人已经上书过,但皇帝就是不听劝。
另外,你身边有那么多双眼睛盯着,这时候不应该硬碰硬,韬光养晦、明哲保身才是王道。
通过阅读《资治通鉴》,我深入了解了杨震这一历史人物,并从中汲取了宝贵的人生智慧。以下是我对杨震事迹的感悟:
1)杨震的故事教会了我,做人应当秉持正直之心,这是立身处世的根本。然而,正直并不意味着一味耿直,不顾场合与时机。
我们需要学会审时度势,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科学决策。在给予他人建议时,尤为重要的是判断对方是否愿意接受,这样才能既保持自己的正直,又不至于冒犯他人。
2)在工作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与自己观念不合的人。有时候,即便我们并未做出任何举动,也可能感觉到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我们。
在这样的情况下,谨言慎行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明哲保身,既不随波逐流,也不轻易与人发生冲突,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智慧。
3)杨震的一生让我深刻体会到,除了生死之外,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小事。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困扰,我们要学会保持冷静和耐心,不要轻易陷入急躁和焦虑。
因为很多时候,事情都有缓和的余地,只要我们保持平和的心态,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总之,通过阅读《资治通鉴》并深入了解杨震这一历史人物,我深刻领悟到了正直、审时度势、谨言慎行以及平和心态的重要性。
我相信这些智慧将伴随我们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也希望今日的分享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