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留言:
子鱼姐:
我两年没回家,今年回家陪我妈过年,准备把过去两年没走的亲戚都走一遍,当我说到要去我三姨家的时候,我妈表示反对,原因是今年我妈和我三姨闹掰了。
也不是什么大事,都是些鸡毛蒜皮,比如我三姨春天借走了我妈的摩托车,车被骑坏了,没修就给送回来了,我妈很生气。我三姨在我四姨那里说了一句话,说我弟弟到现在没稳定工作就是因为我妈把我弟弟宠得太厉害了,导致我弟弟不能吃苦,找工作总是高不成低不就。
还有我妈很生气的是我三姨在她那次得盆腔炎的时候,没有到家看她,而别的亲戚都看了,就算是我妈做手术的时候我三姨正在市里给我表姐在看孩子,也该回来补看一下啊。
也不知我妈从哪个亲戚那里转听来的,我三姨好像对我妈也挺有意见。说我妈不关心她,从来不会主动给她打电话,我三姨今年盖房子,挺缺钱的,我妈连问都没问一句,就是怕借钱。还有我表妹的孩子做周岁,我妈也没去,作为姨姥姥,这是很不应该的.......
总之我妈说了,我不能去看我三姨,我要是去看我三姨,就等于是给她添堵。
我很纠结,我两年没回来了,回来一次就想让我妈高高兴兴的,不想惹她烦心,可是我和我三姨也没过节,我把别的亲戚都看了,单单把她落下,她不会多想吗?以后我还怎么见我三姨呢?
我在人情世故方面是个小白,一回到家就很怕面对这些俗事,请子鱼姐教我。
——窗边的小倭瓜
窗边的小倭瓜:
首先我先告诉你怎么办。
你最好去看你三姨。我听了你的叙述,你妈和你三姨之间的矛盾,确实都不是什么原则性的大问题。都是鸡毛蒜皮,不是我说,你妈和你三姨都够心胸狭隘的,这要是有其中一方心胸宽广点,也不会出现这种局面。
一个人成长的第一步,往往是从对父母批判地审视开始。
总说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原生家庭不好导致你们生活不顺,没有自信,不相信世间有爱,极度自卑,没有安全感等等。
可是不能让原生家庭不好的因素影响你一辈子。打破原生家庭不好的限制,第一步就是先打破对父母的盲目顺从。
既然不好,就要突破它。我知道你们受了半辈子父母的教育,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责,须敬听。
可这是在父母做对的时候,父母错的时候,也顺从,这不是在错上加错吗?
我们小时候,没有力量和心智反抗父母的错误,可是你已经成家了,甚至也立业了,还对父母言听计从,就是大大不应该。
这人世间,真正需要言听计从的父母,真的很少。因为真正完美的父母几乎没有。
大部分的父母都浑身毛病,有的父母甚至不配为父母。如果我们长大了还对父母有绝对顺从的习惯,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要论原生家庭,我和风大,和九儿,和晚情这些写公号的,有哪个原生家庭是好的?
我们能突破原生家庭桎梏的最重要经验是肯分析和反抗原生家庭。
知道原生家庭不好,却沉陷在里面不出来,就是你的软弱。事事都让原生家庭背锅,是你的愚懦。
很多上一辈的老人,心胸不宽,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计较得死去活来。
我的体验是,80后90后一代,普遍比50后60后心大一些,很多在他们父辈容忍不了的事情,到了子女一代都不是事。
这是80后90后的优点。当然,50后60后也有他们的优点,比如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是80后90后比不了的。
记住,心胸有多宽,路就有多宽。
不要继承他们的缺点。你很难想象一个每天把一句话一个眼神一百块钱的事都颠来倒去磨叽的人有什么大作为。
不信你观察,生活中那些叽叽歪歪的人都不会过的太好,而那些不计较得失的,反而会做大,因为他肯抓大放小,把心思用在琢磨大事上。
你妈和你三姨,没什么巨大矛盾,所以你应该去你三姨家。到那也不要提及这些破事,让这些成为你们心知肚明的“秘密”,你只要表现出对你三姨的亲热就行了。暗示给她,这些老姐俩之间的事情,一点也不会影响你对她的感情。
如果你三姨有心,应该能感觉出来你的苦心。其实你去就是向你三姨伸出橄榄枝了,你妈毕竟是姐姐,姐俩闹了矛盾,她主动示好,拉不下脸,你三姨也可能在气头上,两个气头上的人短期绝交是很正常的。
你去就是作为和平使者,你三姨一看你这么高的素质,可能就消掉一些对你妈的怨气,她一顺气,过两天就可能跑回你家来看你妈。再说你作为晚辈都去她家走动了,她作为妹妹也该到姐姐家走动一下。这不就逼着两姐妹见面了么。
俗话说,人怕见面,树怕扒皮,一见面俩人关系也就缓和了。
至于你妈会不高兴的问题,你要把这些道理给她讲开。成年后教育父母也是你的一个责任,要不然你读那么多书,见那么多市面,都有什么用?
帮助你的父母成为更宽阔的人,更有见识的人,让他们与时俱进。
不要觉得你是子女,没有教育父母的权力,应该是家里谁更有本事,谁更有话语权。
愚孝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