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哲作为苏家老大只会打肿脸充胖子,把照顾父亲的责任都揽到身上。还妄想做和事老,和稀泥,让明玉和明成两人装作表面兄妹。
却不管自己能力如何,实际情况又如何。
前脚刚从失业的阴霾中走过来,工资还没领,就要给苏大强买三室一厅。
不顾老婆女儿死活,舍小家为大家。
吴非作为苏明哲老婆,一直跟着吃苦受累。两个人在美国奋斗多年,好不容易生活安定下来,有了女儿一个寄托。
突然赵美兰去世,苏明哲回国奔丧,吴非又要忍气吞声,受尽委屈。
抱着孩子东奔西走,替苏明哲看房子,尽孝。
但其实她心里明镜似的,说起来,吴非才是全剧最有心机的女人。
01,
苏明哲小时候只会埋头读书,家里一应大小事不管不问。
后来到了美国留学,光宗耀祖,一家人算是脸上有光,亲戚四邻无不羡慕苏家出了个有出息的。
但是到美国9年,苏明哲却只能勉强照顾好自己,还要时不时靠家里贴补。
自从和吴非结婚,在美国定居后,回家的次数就更少了。
赵美兰突然去世,出乎所有人意料。按说她身体硬朗,自己也是护士,不是不知养生之道。
前面我写过,赵美兰的去世,苏大强有不可推脱的责任。
苏明哲本想着来日方长,好好给父母尽孝。没想到突然半夜接到家里电话,通知母亲过世。
心中自然悲痛,说什么也要回家奔丧。
吴非知道后,肯定是同意他回家的。母亲去世这么大的事,领导也一定会体谅员工心情。
只不过苏明哲提到美国这边情况也不乐观。
公司面临裁员,他这一走十天半个月至少回不来。公司人人自危,没人能给他打包票留住位置。
吴非提出代他回去奔丧,这边的工作真不能丢,哪怕一点险都不能冒。否则全家指望她一个人工资根本没法活。
而且最近刚开始还房贷,一家人要生活。现在的大环境摆在这里,工作丢了可不好再找。
苏明哲却不愿意,他半夜接到消息,脑袋都是懵的。只有一条念想,那就是一定要回国奔丧。
吴非看到苏明哲态度强势,也并没有跟他吵。
一来知道老公心里难过,需要安慰。出国这么多年没能尽孝肯定后悔又自责。
二来苏明哲是个认死理,决定的事情轻易不会改动。
如果这时候跟他吵闹,肯定场面难堪。而且就算留下来正常上班,苏明哲心里也会记恨她。这件事会成为两个人之间越不过去的坎。
所以吴非只是帮苏明哲分析利弊,该说的话都说了。至于失业后果,只有两个人一起承担。
回国后吴非带着孩子东奔西走,不仅帮忙卖老房子,还要跟着中介看房。帮苏大强看三室一厅。
苏明哲一张嘴,吴非跑断腿。
外人看来,吴非带着孩子替老公尽孝,忙前忙后,不仅生活质量下降,还有苦说不出。
但其实吴非比谁都清楚自己老公德性,他要尽孝自己也只能咬紧牙关赔笑脸。
为的就是不落人口实,在道德层面占尽道理。
到了苏明玉和朱丽面前,她只要一张口,就能拉拢这两个女人。
02,
原著中,吴非和苏明玉初次见面是在北京。
苏明玉当时被蒙总派去北京参加一个学习会。正赶上苏明哲被外派到北京工作,就相约见面。
这是两人第一次见面,吴非替苏明哲说了很多好话。
说这个大哥很惦记妹妹,这次回国以后一定要经常走动,多多联络感情。
苏明玉心里明白,大哥的性格不会说出这种话,肯定都是大嫂说的。再加上看到大嫂带着孩子辛苦,也就心生怜惜。
这边苏明哲着急给苏大强买三室一厅。
本来他和吴非已经商量好,把老房子卖了,给爸买个两室一厅。再另外找个保姆。
谁知道饭桌上,苏明哲脑袋一热就说成三室一厅,保姆钱也成了这个大哥出。
两人大吵一架,吴非带着孩子找酒店,又碰到苏明玉。
吴非和明玉虽然第二次见面,但已经很熟络,对着明玉一通诉苦。把苏明哲的所作所为都说出来。
因为吴非知道,苏明玉虽然表面冷清,对苏家事一概不管。
但她对大哥感情还可以,而且身为小姑,不会不管孩子,让孩子跟着大人一起吃苦受罪。
还有,苏家三个男人,爸爸窝囊,老大愚孝,老二自私。
只有明玉一个拎得清,是个明白人。也只有她出手能把事情办妥。
拉拢苏明玉,是吴非有意为之。
吴非头脑清晰,知道苏家男人都没用,关键时刻还是要靠女人。
后面苏明哲买房款差20万,给她打电话要钱。吴非不给,苏明哲就放狠话,无论如何都会把房子买到手,然后把电话挂断。
吴非急的没办法,只好给朱丽打电话。
正巧这时候朱丽和苏明成离婚,婚房也卖了,就把钱分给苏明成一半,让他给大哥凑齐买房钱。
朱丽最是要强,知道苏明成啃老后就急于把钱还给苏大强。
这下得知大哥给爸买房钱不够,肯定要出手帮忙。
作为旁观者,吴非看得很清楚。但是无奈老公只想做苏家老大,一门心思承担责任,当嘴强王者。实际上还要靠吴非擦屁股,替他跑前跑后。
吴非自己抱着孩子,在上海无亲无故,只有拉拢小姑子和弟媳,帮助自己脱离困境。
其实女人结婚就是想有个依靠,有人遮风挡雨。
但是遇到男人不管用,只好自己冲锋陷阵往前冲。
更何况还有个孩子要养活,离婚虽然说来轻松,两手一摊什么都不管,但最受罪的还是孩子。
所以吴非只有变得精明能干,充满心机,才能尽快摆脱苏家的烂摊子,给母女俩争出一条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