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崔律早起系列的第一周加餐答疑课,实践日志如下:
〈实践事项〉
把本周内容分享给好友,她因为倒夜班所以睡眠时间并不是很规律,因此觉得本周的内容对她可能会有帮助。之前和她分享了关于睡眠周期和日间修复小睡的内容,今天和她分享的是关于睡眠小贴士和今天的答疑加餐部分内容,她觉得非常有意思,因为以前从来没意识到这些细节,决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按照我的建议去尝试。
〈实践日志(记录)〉
1.我在本周收获的知识点:
①睡眠周期R90,一般每24h为5个睡眠周期,每周保证35个睡眠周期最为理想。
②睡前90mins和睡醒后90mins为可控时间段
睡前放缓节奏,灯光调暗,不要再吃零食和做剧烈运动,可以洗一个温水澡或者泡脚,窗帘不要漏光,不要有电子产品的信号灯。屋里保持凉爽舒适的温度。不要刻意去想睡觉的事情,顺其自然。
醒后拉开窗帘,如果家人还在睡可以拉开一半窗帘,可以做一些有能量的事情,比如看书、听课、阅读、思考等,之后做美味早餐,最后再去看电子产品。(避免醒来就看电子产品)
③日间修复小睡效果最好的时间段在下午1-3点,傍晚5-7点。午后可以利用30mins闭目小睡养神,或做冥想、正念。但不要睡床上,在沙发上即可。但是如果前一晚睡眠偏少,可以睡90mins,但容易造成睡眠惰性,如感觉精力还是不太足,可以在傍晚5-7点间休息30mins,这时不要让房间内过暗,也不要在床上休息,为保证夜间正常睡眠,这个时间段的休息要控制在30mins以内(包含30mins)如果担心自己睡不醒就多设置几遍闹铃。
其他的修复就是在工作了90mins(或者25mins)之后离开办公环境去喝点水,和同事聊聊天,抑或去做一些过渡性的工作。让自己恢复“电量”
④《6个问题竟能说服各种人》的思路让我眼前一亮,非常受用。感觉也很像拆书课里的“前因后果”。自己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可以多做刻意练习。另外崔律在说到这的时候提到了“兜售”的方式,让我对自己的说话方式产生了思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权,即使关注最微弱的动机也要比谈论阻力好的多,让对方发现自己内需,才会真正帮助到对方。
⑤要主动掌控自己的睡眠,即使是睡眠时间也要合理分配,夜晚的时间和白天是一样的珍贵,发现适合自己的睡眠规律,规划好自己的“充电时间”其实就是在规划自己的人生。
2.本周睡眠日志的整理与分析:
①关于夜间睡眠:自己的计划是晚11点睡,早6点半起。而最近都是11点半睡,7点和孩子一同起床。(最近回自己家了,睡眠时间有变化)可确定5个睡眠周期是适合自己的。
②关于可控时间:
睡前90分钟不再吃零食,洗漱泡脚后给自己安排了一个17分钟的睡前瑜伽(在 KEEP App里)然后喝点水回屋将床头灯调暗,码字(微习惯)之后关机睡觉。
睡醒后90mins起床后抱着宝宝一起拉开窗帘,感受阳光照进屋子的感觉。然后给宝宝换洗整理一下,自己也洗漱,播放器播放阿尔法脑波音乐《释放压力》专辑,听着音乐给自己和孩子做早餐,虽然有些忙,但是忙的很惬意舒适,而不是焦虑还有很多事情没做。等吃完早饭才不慌不忙开机。
③关于日间修复小睡:这一点我没有每天坚持,有两天是午后困了闭眼用生涯幻游做了下冥想。但是醒来感觉自己状态真的好像早晨刚睡醒一样,第一天忘了喝点水抻抻腰,第二天喝了点温薄荷水,清新一下午啊。傍晚几乎不会小睡。
下午构思详案将60mins写完就出屋喝点椰奶。再回去画思维导图加深记忆。
④昨天的刻意实践是和老公讨论的8点之后不吃正餐,恰好最近过节他回来的比较早,都在8点之前用完晚餐。并且都在11点半睡觉。
4.根据今日内容,今日的刻意实践计划:关于“教”的点,和老公说话的时候去刻意的用6个问题来和他讨论关于“回家之后先学英语还是先玩电子产品”
5.崔律用举重若轻来形容睡眠,我用的是“恰到好处”
6.我对下周内容(运动+早餐)的期待:都说早餐是一日三餐的重中之重,运动是开启好状态的钥匙。希望这两驾马车能祝我一臂之力。当然了,崔律的课必然会让我惊喜。
7.其他想说的话:有点累但状态好,富有能量的晨间时光。坚持,因为我想向崔律的状态靠近一步,一步再一步。给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