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是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的第二篇文章,本单元主要学习的是古代著名的史传散文,所以文章故事性很强,人物形象也很鲜明。尤其是对传主的品格精神的塑造方面,学习意义尤为重要。
本课刚开始,我是先让学生翻译,然后通过提问分析文章内容的,可是上到中间,我的感觉一点都不好,我发现,当我把焦点放在翻译,解决文中的文言知识后,再回过头来分析文章内容,品评人物形象和品格精神时,都是大而化之,学生再没有心思真正投入文本中去,细致地揣摩人物语言,感受人物心理了,回答出的答案都只浮于表面。
比如,在翻译完李陵劝降苏武这部分内容后,我问李陵是怎样劝降苏武的,你能否评价一下李陵劝降苏武的过程?学生马上七嘴八舌开始回答,叫了几位同学,都是很简单的,很官方的回答,什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之类,当然也没有错,但这不是我要的答案。我再再做启发,我说同学们,请大家自己阅读文本,抓住文本信息,深入进去,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和评价人物,请再好好读一读这部分人物的语言,又给了几分钟,我再请同学回答,学生这时的回答更具体了,他们说,李陵先说自己和苏武有旧交情,以此来和苏武套近乎,接着又告诉苏武他的兄弟,母亲,妻子,孩子都已不再了,他不投降,即便回到汉也是没意义的,还不如投降,接着又说汉的皇帝年老糊涂,法令无常,即便回去说不定哪天就因为小事而丢了姓命,还不如投降。再就是李陵以自己的经历来告诉苏武,虽然现在投降从情感上出发很过意不去,但现实很残酷,想通了就好了。所以,我认为李陵劝降苏武采取的是攻心术。这位同学的回答就比较具体,但是,我发现,孩子们弄错了文中的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李陵劝降苏武的举动是受匈奴单于的委派,从文中可明确地看出李陵劝降苏武是不愿意的,不自信的,他怕以苏武的性格会对他不屑一顾,所以在刚见到苏武时才会说出“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需心欲相待”这样的一番话来,其实是一种做了错事的孩子怕责怪的心态。再下文李陵还特别提出苏武的母亲是他看着安葬的,以此来博得好感。这为他后面进一步劝降苏武,让苏武接受他的劝降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这时,学生也很赞同。再接着我又说,文本中李陵对苏武家人现状的描述中,不光是要告诉苏武亲人尽亡的消息,这些话还有言外之意,有同学回答李陵哥哥弟弟的死都与汉的皇帝有关,说明皇帝很凶残,他的言外之意是你回去面对这样的皇帝也无法实现自己的报复。我很高兴听到这样有自己的思考的答案。但是,还没有说出我想要的答案,我又让学生读文本,并再一次提醒,苏武家人尽亡的时候,苏武人在匈奴,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历经千辛万苦,假如你是大汉皇帝,你有如此忠心耿耿的忠义之臣,你会怎么做?学生说我会好好照顾他的家人,不能让英雄流血流汗又流泪。我说对了,所以李陵的这番话是在激起苏武对汉朝皇帝的愤恨,让苏武彻底对汉失去感情,所以是很高明的。
当我们分析到这里的时候,我问学生,假如你是苏武,你此时作何感想?请你站在人之常情的角度体会苏武此时此刻的心理。孩子们说他此时很失望,很痛苦,很气愤,很纠结,心理防线要崩塌了。我说对,任何人面对这样的情况都会有这样的反应,我相信,苏武此时肯定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他的精神可贵就可贵在他经过这样的思想挣扎后仍然能够把思想的天平倾向国家尊严和民族大义,这就是他的精神和气节,值得我们去敬仰和学习!
孩子们此时似乎才真正触摸到了这个伟大人物的肌肤。纷纷表示说真的不容易,值得我们敬佩。我说,那此时,你能把苏武回答李陵的一番话用心读出来吗,孩子们开始认真地读起来,神情若有所思又大义凛然,我知道,他们是真正的置身人物心灵深处了。
课后我想,面对这样的伟大人物,老师在处理时往往都是大而化之,对人物形象精神的分析也往往是浮于表面,缺乏深入理解,没能和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面对正面人物,就是几个正面的成语简单概括,从而给学生塑造了一个神而不是人,触摸不到,只能供着,这就使得学生与伟大人物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这样,何谈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而面对反面人物,也是几个贬义的词语快速概括,缺乏了对人性复杂性的感受与分析,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是简单的浅陋的,缺乏思想深度的。
深挖细挖文本,真的很有必要,这么好的作品,我们不能一笔带过,要细嚼慢咽!
课后作业
课后,我给学生印发了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和李陵写给苏武的《答苏武书》,此文是否出自李陵之手,虽尚有争议,但也可给学生提供一些参考,布置了作业,以第一人称苏武的身份,写一封信,《致李陵》。
我的第二篇应该是,走进文本,与小人物平起平坐,认识人性的弱点 ——《装在套子里的人》《小狗包弟》等(本文已经删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