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不都是“幸福的港湾”- 六本书带你从苦痛的家庭关系中解惑、自救、重生

曾有人说,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要看一个个家庭里、一扇扇门后面的生活状态、生存环境。我们都渴望“家”温暖、安全,可惜生活自有它残酷的一面。多少父母亲手毁了孩子的一生而不自知,又有多少孩子,在自己的孩子都已经很大了仍未能走出童年的阴影,在对父母的憎恶与愧疚交织的情绪中备受折磨——去豆瓣的“Anti-Parents 父母皆祸害”小组看一看就知道这不是危言耸听。也正是身边抑郁症(入冬愈加严重)的朋友促使我列下这个书单。我们读这些书,是为了一点点恢复爱与被爱的能力,遇见更好的自己。

1.《中毒的父母》 ——第一步:实事求是地看待父母

作者:[美] 苏珊·福沃德    [美] 克雷格·巴克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原作名: Toxic  Parents

译者:许效礼

出版时间:2011年7月

ISBN:978-7-5382-9330-2

基本内容介绍:

在这部振聋发聩的心理疗伤经典著作中,苏珊·福沃德博士结合自己多年家庭心理治疗经验,通过大量经典案例分析了“中毒的父母”种种症状:控制子女、言语虐待、身体虐待……;不知不觉中给子女带来了伤害,许多人成人之后也久久无法走出阴影;并分析其原因,指出对策。

评论:

《中毒的父母》是关于治疗的书,也是关于阻断的书,疗救我们自己,阻断我们孩子染病的可能。只不过不是肝炎,不是艾滋病……而是我们扭曲的性格和越来越坏的心情及其带来的不幸的命运。

——张越(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

《中毒的父母》不仅仅适合于自以为受伤的子女阅读,它同样适用于未来的父母和正处于父母职责的困惑当中的父母阅读。我想特别提醒中国的父母着重看其中一个章节:控制子女的父母。其中有大量案例演示父母控制子女生活的各种“本领”。那正是中国的父母最常见的“中毒症状”。

——李多钰(新京报传媒副总裁,资深媒体人)

《中毒的父母》并没有很深的道理,它简单直接,可以让我们很清晰地去认识自己的家庭。我们的文化尤其需要这样的书,因为孝道流毒两千多年,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扎根太深……家,是爱与温暖的传递通道,也是恨与伤害的传递通道。但孝道让我们只看到前者,而否认后者的存在。

——武志红(著名心理学家,心理咨询师)

点评:

有人说,亲子关系最痛苦的纠结在于:里面有你这一生最大的爱和最大的痛(想必那些“中毒的父母”觉得特别欣慰、感动到泪水盈睫吧——自己如此重要)。希望那些受过或者仍然在承受中毒的父母伤害的人们,能够通过这本书获得勇气和力量,缓解痛苦的纠结,从而治愈童年的创伤、重塑全新的自己。——无论怎么说,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的父母,的确是走出阴影、走向成熟的第一步。


2.《家庭会伤人:自我重生的契机》 ——第二步:明白伤人的父母也曾是受伤的孩子

作者:[美]约翰•布雷萧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The  family—A  Revolutionary  Way  of  Self-Discovery

译者:郑玉英 赵家玉

出版时间:2007年4月

ISBN:978-7-5614-3673-8

基本内容介绍:

作者详细叙述了人格在家庭系统中扭曲的心理历程,邀请读者用真实的勇气去阅读,以便发现自己身上可能携有的伤痕和偏差的来源,从而找回健康的自我。本书的目的在于让你看清整个家庭背后的来龙去脉,同时学会如何走出阴影,不再自伤、伤人。

评论:

《家庭会伤人——自我重生的新契机》是我觉得不错的书,列在这里给大家参考。我自己对书的选择是比较挑剔的,我会看书的排版,作者的文笔、能量等,才决定我是否看得下去。

——张德芬(著名作家)

准备好后开始去看这本书……这个过程是痛苦的,可是这种痛苦之后,我们需要把我们的悲伤和愤怒慢慢的化解,我们需要去重新审视我们自己,认识父母和我们的区別,这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找到自己,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一天去原谅我们的父母,原谅那个不好的自己。

——叽里咕噜(豆瓣网友)

有些伤害代代相传!对很多父母来说不是他们想那样,而是他们只会那样。很久以后一句“那个脾气啊就跟TA爸爸(妈妈)一个样”就掩盖了所有的痛苦和伤害。

——Taraxacum(豆瓣网友)

点评:

链接着每个人的历史和未来的“家”,因其创建者和组成者都是平凡的人类,不可避免地由于人类自身的弱点和相互之间的矛盾堕入某种悲剧之中,于是出现了一个个伤人的家庭。此书能让我们明白“家”没成为幸福港湾的原因,将自己从茫然而痛苦的漩涡中解救出来。作者出身于酗酒的家庭,后因毒瘾被强制送入戒毒中心,现为心理辅导师。他以自身的经验印证人会受伤亦会康复的信念。想必这本带着自身生命烙印的研究汇聚成的书,读起来更见血见肉吧。


3.《登天之梯:一个儿童心理咨询师的诊疗笔记》 ——第三步:懂得童年经历怎样影响了一个人

作者:[美]布鲁斯·D·佩里/ [美]迈亚·塞拉维茨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The boy who was raised as a dog

译者:曾早垒

出版时间:2012年1月

ISBN:978-7-5624-6169-2

基本内容介绍:

儿时经历直接影响大脑发育,进而影响孩子成年后的性格和行为。心灵创伤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处理,往往会产生精神障碍或人格障碍。本书是一位儿童心理师几十年间的诊疗手记,记录了大量真实案例,通过具有典型意义的儿童问题,指导大家如何有效应对,以使孩子最终走出创伤,健康成长。

评论:

佩里医生既是一位世界级的、有创造力的治疗帅,又是一位充满爱心的治疗师。

——玛丽·普尔福博士

这本书是科学与人性的最终极结合。

——约耳·A·道夫斯金博士(美国心理学-法学会主席)

《登天之梯》选取的是儿童的极端案例,其心理与大脑科学的原理确凿而深刻,因而,是所有肤浅、功利、操作式的育儿读物的最深刻的注脚。

——原地等待(来源

点评:

书中对案例进行的非感性分析,让我们以更加科学的眼光来看待童年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它让人意识到,其实人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坚强,时间也并非总是良药,一个人是无法自愈的,尤其是一个儿童……当面对压力,孩子们远比成年人更痛苦。拿着这本书,也能帮助我们找到性格随时间不断变化的轨迹。


4.《情感依附:为何家会影响我的一生》——第四步:从真实案例中获得启发

作者:[美]亨利•马西 / [美]内森•塞恩伯格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原作名:Lives Across Time/Growing Up

译者:童俊,武怡堃,陈昉,韩丹

出版时间:2013年9月

ISBN:978-7-5100-6384-8

基本内容介绍:

这是一位精神分析师饱含人文关怀的实证研究成果。在这本书里,作者运用心理学的知识,观察、记录了76个家庭的婴儿从出生到30岁的成长。从他们不同生活路径的源头考察,究竟是什么对他们的影响最为深远。30年的追踪+一手的影像和访谈记录,让这些婴儿的成长轨迹显得颇为震撼!

评论:

这是一项伟大的、人性化的探索之旅,是对人生命历程发展的注解。这本书就像一部交响乐一样,不同的主题出现、消散、重新出现、扩展和再次呈现。这本书我读了两次,它改变了我。

——史黛拉·阿克朗(伦敦婴儿精神卫生中心主任)

如果你是父母或准父母,读读这本《情感依附》,可以让你此后的三十年善待自己,也可以让你的孩子善待你和他自己。我们所需要的,是这本书给我们的立体的知识: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做。

——曾奇峰(中德心理医院副主任医师)

从《情感依附》中,我们听到了很多孩子的心声,也看到了很多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误,只要用心去读,相信这本书会给父母和临床心理工作的同事提供很好的借鉴。

——李小龙(武汉市心理医院副主任医师)

点评:

正如当代知名文化学者朱大可曾撰文指出,出于某种可疑的目的,中国传统经验没有经过任何科学程序检验就被奉为金科玉律了。因此在我们这个倡导为父母洗脚、对父母下跪以示感恩的社会里,本书是对家庭传统教育的重大颠覆。它来自精密设计的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配得上我们的敬重和信任。


5.《与内心的小孩对话:如何治愈你的童年创伤》——第五步:驱散童年阴影

作者:[美]金伯利·罗斯,[美]弗雷达·弗兰德曼

出 版 社:金城出版社

原作名: Surviving a Borderline Parent

译者:王小亮

出版时间:2011年8月

ISBN:978-7-8025-1894-0

基本内容介绍:

很多父母把自身欲望强加于孩子,导致孩子的各类生理及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产生童年阴影。作者从过去、现在、将来这三个时期入手,深入剖析了童年阴影产生的原因,并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进行逐步治疗。

除了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解析和提出对策,本书在帮助克服心理障碍、重建自我方面亦有积极作用。

评论:

金伯利•罗斯和弗雷达•弗兰德曼在书中以这些患者的实例为证,经由专业的临床医师指导他们如何克服内疚、情绪异常、孤立无缘的情绪。这本书适于每一位深陷边缘型人格父母阴影的人们。

——兰迪•克莱格(《不再如履薄冰》作者)

金伯利•罗斯和弗雷达•弗兰德曼博士帮助有边缘型人格的父母和成年子女建立稳定动荡平衡关系的全面准则。作者指出,一定要打破“沉默治疗”这种局面,鼓励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人和家属勇敢面对。这本书非常值得所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父母和成年子女来阅读。

——克里斯汀•劳森博士(《理解边缘型人格障碍母亲》作者)

与文中所提及情况相比较,我们的生长环境只是程度上的有所不同,本质上是相似的。此书有助于我们自我成长!

——Ritual(豆瓣网友)

点评:

本书语言通俗平实,内容也算到位,可以说是一本自助式的走出童年阴影的指导性书目。比起书中的分析和建议,显然本书所提出的理念和观点更令人印象深刻,读完后,也基本能与那个讨厌可也备受折磨的自己告别了。

友情提醒:这本书翻译一般,对语言有高要求的可慎重选择。


6.《为何家会伤人》 —— 第六步:了解父母为何初衷是“爱你”结果却是“害你”

作者:武志红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4年7月

ISBN:978-7- 5502-3049-1

基本内容介绍:

本书从心理学的专业角度分析了家庭中的爱与伤害,细致入微地解释了家庭尤其是中国家庭的运行机理,解读了为什么童年的幸福和不幸都会在成年后被复制。里面谈到了父母与儿女、夫妻之间、恋人之间等几类关系,而父母与儿女的关系占据了首要位置。书中所用的几十个案例,个个触目惊心,又似曾相识。

评论:

作为大多数人来说,对待内心阴影,如果能认清存在,深度解析,然后再逐步消融,则阴影并不可怕。在爱中学习如何去爱,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

——《长江商报》

……我觉得,梳理自己在家庭方面的经历、从中吸取经验很有必要,何况我已近而立之年,更该以一个独立的个人,而非原生家庭附属品、受害者的身份去面对我的人生。很庆幸,这本书没有让我失望。

——豆瓣网友 明天的微笑(来源

虽然这本书的设计和插图比较像仅供读一遍的畅销书的风格,它是一本不折不扣有深度的好书。……不管是为人父母,还是因为与父母的关系而至今内心孱弱的人,这一本书都会大有帮助。

——卓越亚马逊读者 铁皮人(来源

点评:

对读者来说,本书最重要的功能或许是:认识原因,接受自己,直面过去,回复自信,以及,不要让你的一生成为童年经历的轮回——除非那是幸福的。作者的笔触温暖而有力,扎实地建构在心理学的知识之上,却深入浅出,简洁中肯,针对性极强。对国外的心理学读本接受不太便利的读者,建议读武志红的文章。

结语:

太多中国父母自认是伟大的,会有意无意地做出煽情的表演,到最后把自己也给感动了。然而,当教育者成了表演者,用煽情的方式使被教育者成了某种意识形态的信徒,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自我意识、创造力以及责任感的自我。这个书单是写给未来的父母和现在的孩子看的,目的也并不是教育大家今后成为多么文明的父母,而是让正在为家庭、为父母承担痛苦的孩子逐步走出痛苦——而走出痛苦,首先要明白痛苦在哪里,以及为什么痛苦。

====================我是后面有彩蛋的分割线====================

================再分割一次,让不看到最好的人后悔去吧===============

对深受家庭其苦的孩子来说,读心理学相关书籍来自救当然是最好的选择,只是再拿两本文学作品来读,除了可以获得审美的快感,从他人的生命体验中,我们也能得到更熨帖、更感性的共鸣。

7.《致父亲:天才卡夫卡成长的怕与爱》——36岁时与父亲的那场谈判

作者:[奥]卡夫卡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译者:张荣昌

出版时间:2004年5月

ISBN:978-7-5633-4520-5

基本内容介绍:

摆在我们面前的这封信,牵涉事关现代家庭关系的一系列重大问题。20世纪奥地利著名小说家、现代主义文学鼻祖、世界公认的文学大师卡夫卡,在本书中,像是一个可怜的孩子,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所受父亲的精神压抑和盘托出,对个性成长、身份认同、家庭游戏、角色转换、教育方式与教育结果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反思,是解读现代家庭关系的经典文本。

评论:

卡夫卡和父亲的冲突,是实业家、self-made man 和他的诗人儿子的冲突。

——罗杰·加洛蒂(法国评论家)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卡夫卡的父亲赫尔曼亲手毁掉了儿子的幸福生活,但也正是他成就了卡夫卡的一世英名。

——申明(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

卡夫卡是通过与父亲的关系展示达到一种对于普遍的“我”与“他者”关系的认识。他通过“儿子”与“父亲”关系的探讨进而推测一般人类关系的本质。

——《电影文学》

点评:

这也许是一本让人读了“心塞”的书,因为每个人都能从卡夫卡在对父亲的“控诉”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在我们还把父母当做神的那些年,去思考“自己的痛苦是由于父母导致”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大逆不道的。

不夸张地说,与父亲的关系,影响了卡夫卡几乎所有的作品。从这本书里,我们也许能回忆起卡夫卡诸多惊世小说里主人公和“权威”之间关系的源起。卡夫卡在36岁时写就了致父亲的这封长长的信,里面呈现出的对父亲的反抗和怯弱令人唏嘘。


8.《晚餐谋杀案》 ——情感勒索的父母与消极挣扎的孩子

作者:范青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4月

ISBN:978-7-5399-4215-5

基本内容介绍:

在气氛诡异的晚餐上,男主人莫名其妙地死去。发现男主人是他杀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在座的五人,虽然仿佛谁都有杀人动机,可是谁又都仿佛不是凶手。随着调查的步步深入,身为警察的郭小峰发现,这是一个奇怪的家庭,这个家庭有一段隐秘的历史,这个家庭也并不是第一次有人被害了……

评论:

这是一个极端的案例,却蕴含着普世的真理,几乎映照了每个人的影子。当然我的影子也被映照其中。

——丛治辰(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80后文学评论家)

爱有时候是无懈可击的借口,还不如直接点,承认是想控制和占有。我也马上要有自己的家庭了,我要努力避免书中的家庭情况出现。太扭曲了!太可怕了!真让人看得不寒而栗。

——Liam(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工学博士后)

“我们总会为自己的行为找一个美妙的借口。”“道德是实用性的,是获取名利的途径。”我要被这些可怕的字眼击昏了。我不愿意承认,可是也不得不承认,这些话说得有道理……

——老毕(南方航空公司空少)

点评:

对于有了孩子或将有孩子的家庭来说,《晚餐谋杀案》具有如何与孩子健康相处的示范意义——虽然是反面的;对于很多为人子女的人来说,会从《晚餐谋杀案》中或多或少地看到自己的影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22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5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72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68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96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79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28评论 3 40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73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20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50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9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60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02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8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10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33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87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