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位于崂山西麓,白沙河畔,依山而建。正东方的山叫东山,海拔不到100米。东南面矮一点的山叫小东山,北面靠近青峰村的那座山叫小山子。村里人几乎都姓李。相传明朝时,祖先曾经是驸马爷,得罪了皇上就从北京逃到即墨三里庄,又从三里庄来到现在的地方,在白沙河北岸安营扎寨,繁衍生息。我家先人为了勉励后人勤奋读书还在门口栽种了一棵柘树。现在从这棵被毁坏的柘树的树干可以判断我们村至少有600年的历史了。全村200多户人家,700多人。小时候我总觉得我们村是个大村,比冷家、张家大多了,和这两个村的同学在一起玩总有一种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优越感。这些年在外面工作到了一个村子我总下意识地要问一下村里的人口情况,一次次的发现这些村子都比我们村大。这给我童年时期的那种自豪感确实打击不小。
但我还是觉得我的老家是那样大,那么美,那么让我依恋,让我梦牵魂绕。
想起老家就想起老家的山。东山最高,东山的里面是黄连涧马虎旗杆,东南面是慧炬院,东面是毛公山。发现毛公山是近几年的事,我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在毛公山那里玩,却从来没有发现原来毛主席就在我们家里。
童年的时候整天在山里拾草、掐菜、打兔子、拱山洞,有着不少的故事和秘密,回想起来总是那样温馨有趣,难以忘怀。
石鸡子
石鸡子是一种山鸡,像我们过去养的那种本地鸡,个子小一些,尾巴要长很多,跑得很快。你在山里能听到它叫声,但很少发现它的踪影。 石鸡子的窝都安在大石头缝里,它在窝里下了蛋,都要跑出很远才开始咕哒:“咕哒下俩!咕哒下俩!”跑离家门很远咕哒是为了孩子安全,防止招来偷盗者;“咕哒下俩!”是因为石鸡子不大会识数,其实它一次能下七八来个蛋,但它就会数个一、二,连个三都数不了,所以就认为自己只生了俩蛋,也就“咕哒下俩”了。
山里的不少人都知道石鸡子的这个秘密,所以你运气好的话万一发现了石鸡子窝,你可千万别把蛋给全部掏光了,那样的话就会被石鸡子发现,它马上就搬家了,你再也找不到它了。但只要你给它留下2个蛋,这可怜的家伙还会每天在这里下蛋,那你就每天可以享福了。
有一次二姐上山拾草发现了一窝石鸡子蛋,可惜二姐忘记了这个掏石鸡子蛋的诀窍,一次性的全部拿回家,第二天我再去那个地方看,如猜想的那样,石鸡子早跑了。
我小时候最崇拜的英雄人物--大我十岁的四爷爷就养了一只石鸡子。四爷爷排行老四,母亲去世得早,父亲是德高望重老中医,因为辈分长我两辈,所以尽管只比我大10岁,我按照辈分都叫他四爷爷。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和四爷爷成为了最好的朋友,总喜欢和他一起玩。四爷爷武艺高强,空翻、到立着走,打拳、摔跤样样厉害,在临近的几个村里都是人人皆知的。
四爷爷有本事,养了一只石鸡子,这在我们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因为石鸡子从蛋壳里一出来就会跟着母亲跑,那速度你根本撵不上。四爷爷发现了那窝石鸡子,就开始跟踪,数算着小石鸡子要出生了就把蛋捧回家,用棉花包着保持温度,精心呵护使小石鸡子破壳出生了。四爷爷一改他那张飞般暴躁的脾气,摇身变成了一只老母鸡,耐心细致的喂养这只难得一见的小石鸡子。一个月二个月过去了,这只小石鸡子慢慢长大,整天跟在四爷爷身后,把他当成了母亲。
四爷爷养了一只石鸡子这件事很快成了新闻传开了,村里村外的人都来看,都觉得神奇。
有一天青岛市里来了一个人,据说是动物园的。他找到四爷爷的家里人说要买走这只石鸡子,当时四爷爷不在家,家里人认为四爷爷这么大的人了整天养只鸡也不是个事。于是就同意了这青岛人的请求,说等跟四爷爷商议商议再说。
令人不解的是这只石鸡子当天夜里就从树上一头栽到地上死掉了。我听小伙伴们议论说是青岛人要买走石鸡子的事情让石鸡子听到了,它伤心过度,悲怆而死。四爷爷的伤心劲我们就可想而知了。
石鸡子到底是怎么死的,我和四爷爷一起玩了这么多年,直到现在我也不敢问及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