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Optimization of the Adaboost
1.对于Adaboost error function的推导
再回到我们上篇文章讲到的Adaboost算法,我们要从Adaboost算法推导出GBDT。首先回顾一下上篇文章的Adaboost,主要思想就是把弱分类器集中起来得到一个强的分类器。首先第一次建造树的时候每一个样本的权值都是一样的,之后的每一次训练只要有错误,那么这个错误就会被放大,而正确的权值就会被缩小,之后会得到每一个模型的α,根据每一个树的α把结果结合起来就得到需要的结果。
在Adaboost里面,Ein表达式:
每一个错误的点乘权值相加求平均,我们想把这一个特征结合到decision tree里面,那么就需要我们在决策树的每一个分支下面加上权值,这样很麻烦。为了保持决策树的封闭性和稳定性,我们不改变结构,只是改变数据的结果,喂给的数据乘上权值,其他的不改变,把决策树当成是一个黑盒子。
权值u其实就是这个数据用boostrap抽样抽到的概率,可以做一个带权抽样,也就是带了u的sample,这样抽出来的数据没一个样本和u的比例应该是差不多一致的,所以带权sampling也叫boostrap的反操作。这种方法就是对数据本身进行改变而对于算法本身的数据结构不变。
上面的步骤就是得到gt,接下来就是求α了,α就是每一个model的重要性,上节课我们是讲到过怎么求的,先得到错误率ξ,然后:
这个东西很重要,之后我们会对这公式做推导。
①为什么Adaboost要弱类型的分类器?
分类器讲道理,应该是越强越好的,但是Adaboost相反,他只要弱的,强的不行。来看一下α,如果你的分类器很强,ξ基本就是equal 0了,这样的α是无穷大的,其他的分类器就没有意义了,这样就又回到了单分类器,而单分类器是做不到aggregation model的好处的,祥见aggregation model这篇文章。
我们把这种称为autocracy,独裁。针对这两个原因,我们可以做剪枝,限制树的大小等等的操作,比如只使用一部分样本,这在sampling的操作中已经起到这类作用,因为必然有些样本没有被采样到。
所以,综上原因,Adaboost常用的模型就是decision stump,一层的决策树。
事实上,如果树高为1时,通常较难遇到ξ=0的情况,且一般不采用sampling的操作,而是直接将权重u代入到算法中。这是因为此时的AdaBoost-DTree就相当于是AdaBoost-Stump,而AdaBoost-Stump就是直接使用u来优化模型的。前面的算法实现也是基于这些理论实现的算法。
回到正题,继续从optimization的角度讨论Adaboost,Adaboost权重计算如下:
把上面两张形式结合一下,得到下面综合形式。第一层的u是1/N,每一次递推要乘上
于是,u(t+1):
而在这里面
仔细看一下,voting score是由许多的g(x)通过不同的α进行线性组合而成的,换一个角度,把g(x)看做是特征转换的φ(x),α就是权重w,这样一来再和SVM对比一下:
对比上面其实是很像的,乘上的y就是表名是在正确的一侧还是错误的一侧,所以,这里的voting score也可以看做是没有正规化的距离。也就是没有除|w|的距离,所以从效果上看,voting score是要越大越好。再来看之前的乘上y的表达式,我们要做的就是要使得分类正确,所以y的符号和voting score符号相同的数量会越来越多,这样也就保证了这个voting score是在不断增大,距离不断增大。这种距离要求大的在SVM里面我们叫正则化——regularization,同样,这样就证明了①Adaboost的regularization。刚刚的g(x)看做是φ其实就是feature transform,所以也证明了②Adaboost的feature transform。这两个特性一个是踩刹车一个是加速,效果固然是比单分类器好的。
所以根据上面的公式,可以得到u是在不断减小的:
所以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求经过了(t+1)轮的迭代之后,u的数据集合要越来越小。有如下:
②Adaboost的error
上式中我们把voting score看做是s。对于0/1error,如果ys >= 0,证明是分类正确的,不惩罚err0/1 = 0,;如果ys < 0,证明分类错误,惩罚err0/1 = 1。对于Adaboost,我们可以用
来表示,可能有些同学觉得这里不太对,这里明明是u的表达式为什么可以作为错误的衡量?这个表达式里面包含了y和s,正好可以用来表达Adaboost的error,是就使用了。
正好也是减小的,和我们需要的err是一样的,要注意这里Adaboost我们是反推,已知到效果和方法反推表达式,使用要用上一切可以使用的。
和error0/1对比:
所以,Adaboost的error function是可以代替error0/1的,并且效果更好。
2.对于Adaboost error function的一些简单处理
③首先要了解一些泰勒展开:
在一般的函数情况下,是有:
①:
②:
①②式子代入上面:
这就是一阶Taylor expansion。待会要利用他们来求解。
用Taylor expansion处理一下Adaboost error function:
这是Gradient descent的公式,我们类比一下error function:
这里是使用exp(x) 的Taylor一阶展开,这里的方向是h(x),而Gradient descent是w才是方向,w是某一个点的方向,而h(x)也可以代入某一个点得到一个value,这个value就是方向,所以基本上和梯度下降是一致的:
对于y和h(x)我们均限定是{1,-1},对这个优化项做一些平移:
所以要优化的项最后又转变成了Ein,我们的演算法一直都是在做减小Ein这件事,所以Adaboost的base algorithm——decision stump就是做的这件事。h(x)就可以解决了。
解决了h(x)的问题接下来就是η的问题了:
所以最后的公式如上图所示。
上式中有几个情况可以考虑:
经过推导:
求η最小值自然就是求导了:
就得到:
而η = α,这样就推导出了α的表达式了。
Adaboost实际上就是在寻找最块下降方向和最快下降步长的过程中优化,而α相当于最大的步长,h(x)相当于最快的方向。所以,Adaboost就是在Gradient descent上寻找最快的方向和最快的步长。
Gradient Boosted Decision Tree
推导完了Adaboost,我们接着推导Gradient Boosted Decision Tree,其实看名字就知道只不过是error function不太一样而已。前面Adaboost的推导总的可以概括为:
这种exp(-ys)function是Adaboost专有的,我们能不能换成其他的?比如logistics或者linear regression的。
使用Gradient descent的就是这种形式,虽然形式变了,但是最终的结果都是求解最快的方向和最长的步长。
这里使用均方差替代error。使用一阶泰勒展开:
constant我们不需要管,我们只需要关心最后的一项。使得这一项最小,那只需要h(x)和2(s - y)互为相反数,并且h(x)很大很大就好了,h(x)不做限制,很明显这样是求不出来的。有一个简单的做法,收了regularization的启发,我们可以在后面加上惩罚项,使用L2范式,L2范式会使他们很小但不会为0,但是L1范式会使得他们集中到边角上,系数矩阵,使用这里使用L2范式,另一方面,也是对于化简的方便做了准备。
所以,优化的目标:
y-s我们称为残差,我们要做的就是使得h(x)和(y - s)接近,也就是做一个拟合的过程,也就是做regression。
拟合出来得到的h(x)就是我们要的gt(x)了。之后就是求η了。
③:
得到了g(x)之后就是求η步长了。注意上面的③才是我们要求的公式,
总结一下,以上就是GBDT的流程了。值得注意的是,sn的初始值一般均设为0,即s1=s2=⋯=sN=0。每轮迭代中,方向函数gt通过C&RT算法做regression,进行求解;步进长度η通过简单的单参数线性回归进行求解;然后每轮更新sn的值,即sn←sn+αtgt(xn)。T轮迭代结束后,最终得到
Summary of Aggregation Models
到这里,aggregation model基本就完成了。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uniform:把g(x)平均结合。
②non-uniform:把g(x)线性组合。
③conditional:根据不同条件做非线性组合。
uniform采用投票、求平均的形式更注重稳定性;而non-uniform和conditional追求的更复杂准确的模型,但存在过拟合的危险。
刚刚所讨论的model都是建立在g(x)已知的情况下,如果g(x)不知道,我们就可以使用一下方法:
①Bagging:通过boostrap方法训练模型平均结合结果。
②Adaboost:通过boostrap方法训练模型进行线性组合。
③Decision Tree:数据分割得到不同的g(x)进行线性组合。
除了以上的方法,我们还可以把Bagging和Decision Tree结合起来称为random forest,Adaboost和decision tree结合起来就是Adaboost-stump,Gradient Boosted和Adaboost结合起来就是GBDT了。
Aggregation的核心是将所有的gt结合起来,融合到一起,也就是集体智慧的思想。这种做法能够得到好的G的原因,是因为aggregation具有两个方面的优点:cure underfitting和cure overfitting。
①aggregation models有助于防止欠拟合(underfitting)。它把所有比较弱的gt结合起来,利用集体智慧来获得比较好的模型G。aggregation就相当于是feature transform,来获得复杂的学习模型。
②aggregation models有助于防止过拟合(overfitting)。它把所有gt进行组合,容易得到一个比较中庸的模型,类似于SVM的large margin一样的效果,避免了一些过拟合的情况发生。从这个角度来说,aggregation起到了regularization的效果。
由于aggregation具有这两个方面的优点,所以在实际应用中aggregation models都有很好的表现。
代码实现
主要的做法就是用{(x, (y - s))}做拟合就好了。
由于之前写的决策树结构设计的不太好,使用起来不方便于是重新写了一个,这里的CART树是用方差来衡量impurity的。
def loadDataSet(filename):
'''
load dataSet
:param filename: the filename which you need to open
:return: dataset in file
'''
dataMat = pd.read_csv(filename)
for i in range(np.shape(dataMat)[0]):
if dataMat.iloc[i, 2] == 0:
dataMat.iloc[i, 2] = -1
return dataMat
pass
def split_data(data_array, col, value):
'''split the data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
array_1 = data_array.loc[data_array.iloc[:, col] >= value, :]
array_2 = data_array.loc[data_array.iloc[:, col] < value, :]
return array_1, array_2
pass
def getErr(data_array):
'''calculate the var '''
return np.var(data_array.iloc[:, -1]) * data_array.shape[0]
pass
def regLeaf(data_array):
return np.mean(data_array.iloc[:, -1])
加载数据,分割数据,计算方差,计算叶子平均,其实就是计算拟合的类别了。
def get_best_split(data_array, ops = (1, 4)):
'''the best point to split data'''
tols = ops[0]
toln = ops[1]
if len(set(data_array.iloc[:, -1])) == 1:
return None, regLeaf(data_array)
m, n = data_array.shape
best_S = np.inf
best_col = 0
best_value = 0
S = getErr(data_array)
for col in range(n - 1):
values = set(data_array.iloc[:, col])
for value in values:
array_1, array_2 = split_data(data_array, col, value)
if (array_1.shape[0] < toln) or (array_2.shape[0] < toln):
continue
totalError = getErr(array_1) + getErr(array_2)
if totalError< best_S:
best_col = col
best_value = value
best_S = totalError
if (S - best_S) < tols:
return None, regLeaf(data_array)
array_1, array_2 = split_data(data_array, best_col, best_value)
if (array_1.shape[0] < toln) or (array_2.shape[0] < toln):
return None, regLeaf(data_array)
return best_col, best_value
得到最好的分类,这里相比之前的决策树加了一些条件限制,叶子数量不能少于4,和之前的一样,计算方差对比看看哪个小。
class node:
'''tree node'''
def __init__(self, col=-1, value=None, results=None, gb=None, lb=None):
self.col = col
self.value = value
self.results = results
self.gb = gb
self.lb = lb
pass
叶子节点,col列,val划分的值,results结果,gb右子树,lb左子树。
def buildTree(data_array, ops = (1, 4)):
col, val = get_best_split(data_array, ops)
if col == None:
return node(results=val)
else:
array_1, array_2 = split_data(data_array, col, val)
greater_branch = buildTree(array_1, ops)
less_branch = buildTree(array_2, ops)
return node(col=col, value=val, gb=greater_branch, lb=less_branch)
pass
建立一棵树。
def treeCast(tree, inData):
'''get the classification'''
if tree.results != None:
return tree.results
if inData.iloc[tree.col] > tree.value:
return treeCast(tree.gb, inData)
else:
return treeCast(tree.lb, inData)
pass
def createForeCast(tree, testData):
m = len(testData)
yHat = np.mat(np.zeros((m, 1)))
for i in range(m):
yHat[i, 0] = treeCast(tree, testData.iloc[i])
return yHat
创建分类。
def GBDT_model(data_array, num_iter, ops = (1, 4)):
m, n = data_array.shape
x = data_array.iloc[:, 0:-1]
y = data_array.iloc[:, -1]
y = np.mat(y).T
list_trees = []
yHat = None
for i in range(num_iter):
print('the ', i, ' tree')
if i == 0:
tree = buildTree(data_array, ops)
list_trees.append(tree)
yHat = createForeCast(tree, x)
else:
r = y - yHat
data_array = np.hstack((x, r))
data_array = pd.DataFrame(data_array)
tree = buildTree(data_array, ops)
list_trees.append(tree)
rHat = createForeCast(tree, x)
yHat = yHat + rHat
return list_trees, yHat
这里只是使用了回归问题的回归树,x和(y - s)做拟合之后加入预测集即可。
接下来就是画图了:
def getwidth(tree):
if tree.gb == None and tree.lb == None: return 1
return getwidth(tree.gb) + getwidth(tree.lb)
def getdepth(tree):
if tree.gb == None and tree.lb == None: return 0
return max(getdepth(tree.gb), getdepth(tree.lb)) + 1
def drawtree(tree, jpeg='tree.jpg'):
w = getwidth(tree) * 100
h = getdepth(tree) * 100 + 120
img = Image.new('RGB', (w, h), (255, 255, 255))
draw = ImageDraw.Draw(img)
drawnode(draw, tree, w / 2, 20)
img.save(jpeg, 'JPEG')
def drawnode(draw, tree, x, y):
if tree.results == None:
# Get the width of each branch
w1 = getwidth(tree.lb) * 100
w2 = getwidth(tree.gb) * 100
# Determine the total space required by this node
left = x - (w1 + w2) / 2
right = x + (w1 + w2) / 2
# Draw the condition string
draw.text((x - 20, y - 10), str(tree.col) + ':' + str(tree.value), (0, 0, 0))
# Draw links to the branches
draw.line((x, y, left + w1 / 2, y + 100), fill=(255, 0, 0))
draw.line((x, y, right - w2 / 2, y + 100), fill=(255, 0, 0))
# Draw the branch nodes
drawnode(draw, tree.lb, left + w1 / 2, y + 100)
drawnode(draw, tree.gb, right - w2 / 2, y + 100)
else:
txt = str(tree.results)
draw.text((x - 20, y), txt, (0, 0, 0))
之后就是运行主函数了:
if __name__ == '__main__':
data = loadDataSet('../Data/LogiReg_data.txt')
tree = buildTree(data)
drawtree(tree, jpeg='treeview_cart.jpg')
gbdt_results, y = GBDT_model(data, 10)
print(y)
for i in range(len(y)):
if y[i] > 0:
print('1')
elif y[i] < 0:
print('0')
效果:
效果貌似还是可以的。aggregation model就到此为止了,几乎所有常用模型都讲完了。
最后符上GitHub所有代码:
https://github.com/GreenArrow2017/MachineLearning/tree/master/MachineLearning/GB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