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合家团圆,在过春节时少不了春晚,春晚可以让我们走的更近,我们可以与长辈认真的交谈一下,可以多陪陪家人,可如今的春晚,大家却一点也不期待了,也就是说,大家对春晚的那种热情没有了。
春晚之所以无聊,那是因为受众群体多了。如今,中国科技飞速发达,医疗方面也有所提升,所以,如今春晚四代人在一起看春晚也不是不可能,但正因如此,春晚节目竟然要人人满足,那么节目的种类就要多。
四代人来说,第一代是姥爷老奶,也就是40年代左右,他们比较喜欢戏曲类,也就是唱戏。但像我们10后就不太喜欢,因为太老了,年代远,我们平时会听一些潮流歌,但想一想,也许姥爷老奶听,我们所喜欢的歌曲,也不见得人家就乐意听。这样就引起了反应,但春晚是人人都要喜欢的,所以戏曲类的节目不能忽视,所以10后就多了一项不爱看的节目。
第二代人就是我们的爷爷奶奶,是五六十年代左右的,他们就比较喜欢红歌。同样小孩子不喜欢,年代太远,两代人就聊不到一块儿去。期间就又引发了反应,每当出现红歌节目,10后就会觉得无聊。算算单10后就有两类节目不喜欢了,这也是无奈之举。
第三代人就是我们的爸爸妈妈,也就是八九十年代的,他们与我们走的很近,如今的一些歌曲,他们也会喜欢。同时有一些父母还会喜欢相声和小品,所以,八九十年代人喜欢,与00后10后喜欢的差不多。
第四代人就是00后,10后。如今,网络发达,新一代也许什么都喜欢,比如歌曲,小品,相声和其他。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喜欢的节目,每个年代也各不相同,我们无法彻底的体会到属于他们年代的美好,那不妨尽量接纳。
除了受众群体,还有就是节目本身,今年的春晚没有什么有意思的地方,单说个人喜欢的语言类节目。共有七个节目,可以拿的出手的只有《坑》。最尴尬的可以是《给我一分钟》四位脱口秀演员也许是第一次上春晚,紧张的都不在节奏上,但也是可以理解的。广告最多的是《上热搜了》满屏幕都是广告植入最显眼的,便是那北冰洋了,还有背景墙上挂着的品牌,让人一下没有观看的兴趣了。其次是《对视50秒》三个演员站在那里十分尴尬,又不好笑,又不感人,节目也没有明确的表达出所蕴含的道理,根本称不上小品。然后是《初见照相馆》几位演员把小品演成了话剧,不论是语言搭腔还是行为举止,都不像个小品。全程可以说是笑点少,尿点多,还会情不自禁的流眼泪,打破了过年欢乐的氛围。小品《马上到》和相声《我要变变变》可以说是中规中矩的节目。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时间较短,还没有融入就结束了。但这也是春晚要掐点赶时间,可以理解。
还有就是时间的磨练,春晚比较重要的是新鲜,但如今春晚已经有40年代历史了,每年都有新发现,新突破,确实很难,如今玩的都是老一套的,比方说《我要变变变》,岳云鹏变出来一个烧鸡,如今,大家基本上都知道其原理,电视里的那些欢呼声,也许是为了捧场子,本人并没有感到任何新奇的地方。还有《初见照相馆》那对老未婚夫,两人情不自禁的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后来,为了烘托感情,又放起了歌,但本人感觉很无聊,没有任何泪点,竟然泪点多,那么就精炼深奥一点,那样观众也可以接受呀!所以春晚的节目一年不如一年,让观众没有发现到任何的新鲜,也是希望导演能够发现问题,让春晚越来越好。
虽然春晚越来越不好,其实我们也可以抛去期待,与我们最亲近的人一起过一个简单而又欢乐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