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过一段时间油漆的我,感觉自已啥都会了,批墙,刷漆都差不多了。想赚钱,挣钱的意识特别强烈,学徒跟师傅在一起的工资是很低的,所以特别想出来单干。这时邻居一个包活干的师傅想找人帮忙,听说我在干油漆工硬是拉着我给他帮忙,这样我就离开了小王师傅。现在想想挺不好意思的,毕竟人家带你那么久,也没给人家创造多大价值。2000年老家师傅工资是25一天,新手18或者20一天,想想这二十年工费翻了十几倍,钱真的贬值的厉害。这是闲话不多说。跟邻居做了一段时间后,邻居没活了他又把我介绍给了他的朋友做了一阵子。渐渐的我的手艺也长进了很多。在帮邻居干活的同时,认识了很多同行油漆工朋友,后来他们把我介绍给新的老板,这样没几个月我拿的工资也跟老师傅一样高了。其实工作后你想马上涨工资,更换一次工作环境肯定比前面工资高,但这样是不是好,我也不知道,毕竟忠诚度欠佳。那段时光是我人生中开心的一段日子,说实话干工地的工友们虽然都文化不高,但肯定都是纯朴,善良的,很少勾心斗角,比起后来来上海虽然做小老板,但绝对没那时一起喝酒一起玩斗地主时的开心。
做了大半年的油漆活后认识了一些总包方面的老板后我就开始包活,承包内墙腻子,基本都是整栋楼和厂房也偶尔接接家装的活,那时没啥装修公司和老板,业主都是自己独立找每个工种师傅,记得每家做的也蛮好,木工是主心骨,因为每家基本是木工设计的,家装油漆活也是木工介绍的多,或者木工自已揽下,分包出来。
也许是当年电视剧《上海滩》的热播,也许是从小对外面生活的向往,也许是在家干活工资难拿,和包活时各种烦躁,一直寻找机会出去走走。偶然碰到以前同学兼堂兄在上海做装修,我并极力和他走近,让他带我来上海闯闯,在一次次电话中,终于在夏天的季节听着彭翔的《囚鸟》坐上桐城到上海的大巴,从此开始了我的上海之旅,一来就是二十年,这二十年有苦有泪,有惊有喜,有被爱也有无情伤害,这段创业故事从此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