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里有思念造业的说法,所谓的业就是因,就是你的心中所想,你的思考,你的所想最终会产生结果,在现实中出现。一个人的人生就是他思维的产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你心中想什么思考的内容非常的重要。
比如说你心中想的是好事,是善念你的人生,将是美好的;你总动坏脑筋,充满恶念,那你的人生就会不顺利。这种美好和顺利并不是立即能够显现的,他要在你的人生的长度上来看,往往多年之后就会灵验和显现。
这一点都不难理解,我个人是在成长性思维上受益颇多的,每天保持一颗非常快乐积极的心态,即使遇到一点小波折,小困难也会觉得这是一个小考验,小挑战一定有方法解决的,当把困难和挑战跨越过去,又是一个欣喜。拥有成长性的思维,你会发现生活过的越来越顺,越来越美好,你与孩子,与同事,朋友,与整个社会的关系都变得更加的和谐,那你的人生能不美好吗?
而且我们知道一个词叫相如心声,当你被所有的美好的事情环绕着你心中所想,也是美好的,那你的外表也变得非常的慈祥和蔼可亲,这也是我们想要的。所以,拥有美好的心灵,这是一个大前提。
书中的一个观点特别的赞同,他说有股力量叫做宇宙的意志,就是说宇宙中存在一种力量,它让万物进化发展变得更加的美好宇宙的意志充满着关爱,真诚和和谐,所以我们要顺应宇宙的意志,内心充满关爱,真诚和平和。这里的关爱关爱他人,其实是一种利他主义,利他精神。我们在学习心理学的时候,经常会说换位思考、同理心,其实这些都是利他。而且利他没有那么深奥,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可以做。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如何让他的身心灵得到更好的发展呢?给他一定的自由,但是不放纵;他可以自己拿主意,但是要有规矩。面对自己的另一半,我要把孩子和家里照顾好,让他工作更加的安心;父母亲年纪大了,我要多赚点钱,让他们生活的更好。其实这都是利他,不一定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怎样的爱是对她好呢?他怎样才能变得更好呢?从这个角度去思考,其实就已经做到了利他。
小结一下,你的心中所想就是你的未来,稻盛先生说“心不唤物,物不至”是他的坚定的信念,今天我也把这句话换送给你,只有自己内心渴望的事情才能将它呼唤到可能实现的射程之内。一定程度上来说,你的心态决定了你的未来;宇宙是有意志的,所以我们要顺应宇宙意志,真诚、和谐、利他,一切美好都会自然而然而来,你的人生蓝图也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