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个熬夜党,常年不过零点不睡觉,但有安排不得不早起时,还是会注意尽量早睡。
入睡的困难程度因具体情况而异,有时干躺两个小时也不一定睡着,所以几点上床,意义不大。关键是最终的入睡时间。
某个早起的一天。
其实说早也不算多早,闹铃定在4:43——向来不喜欢定整点。
最难得的其实是,铃响没多久,就一骨碌爬了起来,没多挣扎。这份爽快,在秋冬季节很罕见。
按前一晚10点准备入睡,大概到11点后半段才睡着推测,真正的睡眠时间最多5个小时。
可能一直习惯了5、6个小时的睡眠,而且天气也不是太冷,所以很快清醒实属正常。改天,不一定依然如此。
啰嗦了这么多,就是想说,早睡早起真的不受控制,是否顺利,很随机。
休息日的早起,感受会与往常有些微不同。
5:00,除了风声,毫无隔音的水管会传来流水声。
可能是隔壁的奶奶起来准备早饭了,又或者楼上的大叔起来准备早锻炼了。周末的早上,小辈们有可能会睡懒觉,年长者一般都不会睡到太晚。
5:30,窗外开始有几声鸟叫,伴随工地上铲车划过砂砾的声音。
很奇怪,不管住在哪里,周围总有各种施工场地,修修补补,敲敲打打,一早就开始。
6:00,开始传来涂刷的响动,像在刮腻子。
因某种缘故,整栋楼外墙都要重刷,一般这个点就开始了,周末也不例外。
6:30,电钻加入噪音团队。
大概顾虑到休息日,电钻声不至于太过分,偶尔来那么两下,再偶尔来那么两下……不如给个痛快怎么样?
7:00,隐隐约约的人声,那是不得不早起干活的人们在交流。
带着浓重方言口音的说话声,就像在耳边响起一样。糟糕的零隔音环境,让听觉敏感的想睡懒觉群体,完全睡不成懒觉。
7点以后就没啥可说了。
工作日这时候一般大部分人都已活动开来,各种声响汇拢在一起,开启充满鲜活人气的一天。
而休息日这时候,响动虽然小上许多,可必须早起干活的人们不在此列。
说起来,许多人起太晚,不是因为懒,而是睡太晚。
所以个人以为,睡得够早还赖床的,才叫懒觉。其他的,那叫作息日夜颠倒。
当然,起晚有各种情况。
比如,睡眠质量不好,所以不得不睡上十几个小时,才能保证有几个小时真正的睡眠。
又比如,整夜失眠人士,睁着眼睛多躺会儿,也能安慰自己多少算睡过。
等等。
睡不好,已经够可怜。更遑论完全睡不着的。
睡眠质量好的人,大多无法理解这种痛苦,轻飘飘的宽慰其实更是种伤害。所以别多嘴了。
无法感同身受的事,闭麦好过装作理解。
尤其是那种玩游戏到半夜凌晨,却一沾枕就秒睡的人,会让9、10点就躺床却到后半夜依然清醒的人,嫉妒到心理扭曲。
当年,我常自豪于自己睡1小时能抵别人几个小时,就算凌晨2点睡,早上6点起,都和别人睡8小时一样。
现在可能报应来了。
熬夜的许多负面影响大概是永久的:
常年消不了的黑眼圈眼袋……
睡太少就会肿胀的眼皮……
时不时出现的疲劳的红血丝……
还有睡眠不足(不好)显得无神的眼睛,再大再漂亮都掩盖不了那份疲惫沧桑。
青春时的无度挥霍不在意,当然都是有代价的。
我知道,道理都懂,但你们做不到。
每个人都以为自己还年轻,至少当前还没事,所以还能熬还能撑,想着人生在世那么有限,何不自在妄为一些,活在当下呢,以后的烦恼以后再去想。
是啊,以后,以后再想……
只要记得,任何事,都是等价交换。
我一直对自己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