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一年前,和男朋友还没在一起的时候,有一次他约了我和另一个朋友一起上他家吃饭。当时到他家后,我见他绑着头巾在厨房忙乎,心里想这逼装的可真行......后来,对他一顿调侃后我站在边上,看他麻利地调着各种酱料、轻松地颠锅,即使当时还没尝到那顿饭,竟也深深意识到,为什么人们说会做饭的男生很加分。何况后来那一餐的确让我很意外,不仅颜值挺高,还十分美味,以至于过去了这么长时间,我还能想起那道很好吃的土豆萝卜炖牛腩。
实话讲,就在那顿饭后,我心里对这个人的好感度至少飙升了两个等级。现在想起来,这样容易被一顿饭俘虏好像略没出息,但的确是很心满意足啊。而且感觉一个能在食物的品相和味道上用尽心思的人,对待生活应该多多少少也会有几分追求。
对生活有追求这件事,是很重要的,不管你用什么形式。不过,用吃去挂钩生活品质,无疑是最容易达到提升目的的方式之一。那应该怎么吃,才能真正提升品质,或是让别人觉得我生活很有品质?难道是要拖着两米长的礼服去酒店里吃一顿精致却不能果腹的法国餐吗?其实,这不在于价钱高低,也无关环境氛围,真正要讲究的是只是食物好不好吃,和谁一起吃,吃得开不开心,也就足够。
记得我一前同事,是个对吃完全不糊弄的人。在我觉得工作午餐点点外卖或者随便吃点什么打发,不想因为一顿饭而占据太多的午休时间的时候,因为一碗面的渊源,他改变了我一些看法。那一次我独自去吃面时遇到他,平平无奇的一碗干拌面在他的指点下,我加入了另外一小碟凉拌小菜,结果好吃到让我重新刷新了对它的认知。也因为那一碗面,停留在打招呼阶段的我们就此打开了话匣子,短短时间内我就掌握了公司周围值得一试的美食名单,甚至是最普遍的四大天王(沙县小吃、隆江猪脚饭、兰州拉面、黄焖鸡),也能分出个好坏胜负。
这样的同事就像是行走的美食地图,一起吃饭的时候,即使我总是把“随便“挂嘴边,也不会吃到太随便的东西。好像只要跟着他,再简单的食物也能因为被认真对待过,而变得美味无比。这种吃货,绝不会在食物上亏待自己分毫,所以也不难理解他们为什么能不远万里去品尝当地美食,为什么能不怕麻烦去做一道工序及其复杂考究的菜,为什么能知道草莓裹着巧克力橙子到炉上烤着吃会更好吃。和这些人做朋友,不仅能妥妥提高自己的生活幸福指数,生活也会变得简单很多,不管开心不开心,有钱没钱,美食对他们来讲就是特效药般的存在。如果你能主动带上他们去吃一顿,那兴奋,真是命都给你啊。相反,那些从头到尾,在感官上一直对食物兴趣缺缺的人,到头来却不太能成为真朋友。
不过,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会反驳,作者别长篇大论了,对美食的追求不是人人都有吗,安上生活品质的光环没什么必要啊。不,美食的确人人都爱,但大多都是忠于自己的口味喜好,因为味蕾是个私人且长情的东西,像有人喜欢便利店里油腻腻的猪扒饭,百吃不厌,有人却喜欢高级餐厅的分子料理,新奇牛逼。而我要指的这种追求,还在于一个人对食物的充分理解和近乎偏执的挑剔,这种人不仅爱吃,而且通常很懂吃,他们能在水果摊中挑出最好的时令水果,去吃个海鲜能顺溜地和老板沟通鱼的六种做法和虾的产地肉质,即使一起吃个清水牛肉火锅都能涮到别人拿不到的品质极佳的牛肉……
试问谁不想拥有一个这样会吃,懂吃的朋友,跟这种人在一起简直像开了外挂,你不怕舌尖寂寞,只要担心那小小的胃是否装得下全部食物的渊博。当然,这种追求,才叫生活品质。
我也想成为这样的人,即使谈不上对食材了如指掌或厨艺精湛,但至少不敷衍自己的胃,说好好吃饭就真的会好好吃饭。被美食俘虏不是没有出息,对生活一点追求都没有才是跟咸鱼没什么区别。
而那个被我认为应该是对生活有点追求的他,在一年后的某天,看到我东拼西凑煮出来的两道家常菜,装饭的时候还能在白花花的米饭撒上几颗黑芝麻,摆好碗筷后居然还倒上了两杯小酒。那一刻,我心里想:
当时,是真的没看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