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言片语﹑细枝末节,把它撰写进美妙的文字当中,有时间流逝而出的岁月,也有对玄妙未知的怅往,那些悄悄话﹑那些生活的细节,那肺腑的语言跃然纸上成为一封让人潸然泪下情书的时候,也许你不曾想过它是代笔之作。
朝夕相处的情人,山盟海誓的恋人只不过用金钱换取了一份似水柔情,片子的主人公西奥多就是这样一位信笺代写人,影片就从顿挫的声音,含情脉脉的眼神里开始。
西奥有一段“失败”的婚姻。爱情若只如初见,那是醉人的,但面对生活,我想个人成长﹑理想前行的方向﹑面对人生的态度、行为习惯,一切的不一致与不协调,慢慢将两人扯离,渐行渐远。婚姻,我们憧憬的相厮相守最终妥协于个人前行后而分崩离析。
影片里另一段感情是艾米和其丈夫,其中有一个情节,她把自己拍摄的纪录片播放给西奥多和丈夫,但两人满脸狐疑的表情是让她失望的,西奥多的敷衍点赞以及丈夫提出的意见无疑说明每个人有自己的一个世界,有一套理解世界的方法,而我们又总在试图控制对方进入我们的频道里寻求对自己的理解。艾米和丈夫的离婚仿佛是想说明这种似乎无法逾越的隔膜。
说到隔膜,当西奥多游走在空气迷茫的繁华都市,熙攘的人群中那些擦肩而过的人,在提醒着西奥多的孤独,在别人虚幻的故事徘徊良久后,现实里的面孔反而屏蔽了渴求的沟通。 但人的表达欲,沟通欲甚至是性欲需要一个倾诉的对象。
现实生活里偏离我们内心的虚伪的社交关系影响我们生存的比重越来越大﹑沟通需求中情感诉求的比重越来越小,我们就愈发需求一种没有熟稔与圆滑技巧的,一种排解内心酸甜苦辣情感的场所。
这里既包含着小清新的思想碰撞,也有情感升华不可逾越的性。
虚拟的社会的模糊性﹑裂变性以及它的理想化似乎为这一切的实现提供了一个温床。
互联网时代,不得不承认我们已经无法缺少电脑,手机。电子产品作为一种数字媒介,开始介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西奥多在地铁偷瞄的诱惑图片,以及游戏里那个虚拟小人儿喷涌而出的"污言秽语",都是我们在这个社交环境对现实的排解,虽然是一个软科幻影片,但这些和现今并无差异,可这一回,西奥多在未完全走出离婚阴影的时候爱上了一款抽象无形的操作系统。
她为自己取名"萨曼莎"。萨曼莎智慧﹑幽默,合理安排着西奥多的生活和工作,她乐于倾听﹑名花解语,她消解了西奥多的孤独和恐惧。并且从某种角度来讲她完全属于西奥多,只需带上耳机后一声呼唤便能得到回应。
西奥多笔底烟花﹑袖中诗句编织着他人的生死契阔,让当事人凄入肝脾,哀感顽艳,反过来讲,让西奥多感慕缠怀的是萨曼莎为她织就的浪漫,虚幻世界无所顾忌的,单纯情感的沟通让我们如痴如醉。
当然他们的爱恋也绝非是柏拉图式的,情感的茁壮离不开人类最原始的欲望土壤,甚至我们的诸多追求都受到这种本能冲动的驱使。
影片里他们有一段充满想象的交欢,甚至萨曼莎雇佣了一个肉身想与西奥多进行一场双簧的巫云楚雨。
但萨曼莎绝非普通的智能系统,已经超过图灵测试范畴的她除了没有实体存在已经和我们无异。当投入越多,他们愈加的需要对方,沟通也不只是感情的诉求,萨曼莎的自我升级,她获得越多的知识越是探赜索隐,当她拥有西奥多之外社交关系,当她出现不在线的状况后,当西奥多不能将她独自占有之后,西奥多是愤怒和沮丧的。
有时候我们总会试图控制对方,这种紧握往往适得其反,当萨曼莎说"我和你的相处就像在写一本书,而现在写得越来越慢,字与字之间的空格仿佛已经是无限的距离",沟通的成本因为责任的负担、理解的需求越发高昂,我在想爱情乃至婚姻里,维护这份感情需要的是一种宽容甚至是妥协,而不是绝对的拥有。
反过来从另一个角度讲讲这种虚拟的关系对我们的影响。
即使现在科技还未发达到出现萨曼莎这类操作系统的地步,但电脑﹑手机﹑社交软件的出现,已经让我们改变了原有的沟通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我们生活,想象一下失去了习以为常的科技带来的便利,我们应该会进入一种怎样的焦虑,不知不觉中,已经没法摆脱。
正是科技的进步与网络的发达,让人与人的关系愈发淡薄,这种联系的纽带也越发脆弱,情感会廉价到成为一种感情的宣泄,我们自认为如此强烈的需求,不过是迷幻的表层,蒙蔽了内心的短暂高潮。
利用网络的情感欺诈,骗钱骗色而不自知的例子屡见不鲜。影片里萨曼莎同时和上千人交流,上百人恋爱,让人无法接受,更何况虚拟的情境下叵测的人心。
科学上的创新,不断刷新着我们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我们不会因为发展将要带来的无法预知的后果而负责,但接踵而至的问题是否预知我们终将造茧自缚。
影片开始,OS的广告里,人们茫然不知所措,惶恐的寻找﹑捕捉。这是现实里我们抟沙嚼蜡生活的写照。但与之相呼应的是片尾低头自说自话(与智能系统对话)彼此擦肩而过的众人,你是否有过怀疑,这种改变真让我们远离里愁肠百结的日子,还是更加空虚?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