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写作团140|测不准与能力圈
在19世纪当中,还原论是社会的主流。
但牛顿与莱布尼茨,第一次在将物理与数学之间的大门打开。
一时间,电、磁、热、力所有系统在短短的100年之内,被人类破译出来。
还原论一下子占据了所有理论的高地,甚至有科学家在高呼,
我们己经找到了关于世界的所有真相,接下来只需要将剩下的计算完善出来即可。
哪怕在现在的初高中的物理科学之内,我们学到的所有物理问题,
仍然是基于”实验--证明--数学“三者的推导与计算当中。
数学被描述成为炼金术的本质,是理解一切的钥匙。
这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了很多人一种错觉,
认为科学的本质基实是一种理论,
甚至乎,将物理公式与数学公式看作是”上帝视角“来指导生活。
基于这个理论,我们可以很好地去理解爱因斯坦当年打开量子力学的大门后,
洞见世界本质之后的那句冲突的认知”我无法相信,上帝是掷骰子的“。
站在量子力学的世界去观察所有的物理学实验,我们会发现一个更可怕的
理论--测不准定律。
在宏观层面上,当我们用温度计去测量温度、用气压表感知气压,用电压表感知电压。
一切看上去都是可以线性模拟因果变化的。
但是,在微观层面上,面对真实的量子世界的时候,当们使用观察或者测量方法去观察
这个粒子的时候,这个行为本身就会使这个粒子本身的状态。
即”测量“这个行为本身,会造成你得到另一结果的原因。
物质的频率与波长是成反比的。
我们去从低频到高频射短之间的能量是不一同的。
比如高能射线(高频率短波长),X光等可以穿透我们的身体去成像。
我们的想要去微观世界测定粒子的频率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测量的仪器或者说”尺子“
就需要越小,这时候需要到的频率就会小,放在微观世界里面,就是频率趋近与无穷大。
也就是说这个”尺子“本身的能量E会随着频率的压缩,趋近与无穷大。
设想,你需要测量的是一个光子,那么你去测量本身这个行为,因为能量趋近于无穷大,
所以你就会影响这个光子或者粒子本身的状态。从而得到错误的结论。
很多时候,微小的粒子本身,就是无法测定的。
如果将这个逻辑推高到哲学层面的话。
首先再次验证了过去的那一句话,因果性并不是世界的真相。
当你的手执所谓的宏观层面的上的”规律“,都并不一定是世界的真相。
也从另外一个反面说明了,所有的”规律“,
其实都是人类作为一个观察者本身的视角所得到的经验总结,
我们都因为官能或者大脑本身的限制,无法观察到所有的真相。
推广到人的本质,看到波长不同的光,在我们的大脑当中投射出来的红色、绿色。
其实也并不代表,这个世界,这个物质,你手握某事某物之时那种触感就是真实存在的。
从某种哲学意义上来看,
我们看到的,都只是大脑让我们看到的。
我们思考本身,也都是大脑让我们看到的。
但是跳出感知本身,我们却一无所有。
作为人类这个物种本身,如果将自己看成是一个传感器。
我们能够嗅探世界本质的能力与感知了都是有限的,
哪怕我们的大脑的想象力本身,都是有上限的。
己经有很多人设想过,
世界是多维度的,正如我们的视角与草履虫的视角差异一般大。
但是,如果继续推广下去,或者连我们的大脑本身,都无法突破那个局限。
因为我们的大脑本身就是有限制的进化设计,我们使终无法穷尽这个世界的真相。
当想明白这些之后,再思考人生这个短暂的命题。
如果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其实我们都应该变得更加批判一些去看待这个世界。
连所有的高置信度的理论,如物理学本身,可能都有想象不到那般多的漏动与待解决之事。
那么,我们面前,日常生活,所知所感,信息的每一条,其实都有漏洞与前提。
所谓的”正确“其实背后,总是有假设的。
哪怕是你会将今天的工作推到明天做,你也只是假设,明天的太阳会照常升起而己。
但是,如果明天太阳不升起呢?
我们大脑的认识极限,正在被互联网突破了防线,
所以,反过来说,涌现出来的信息与所谓的”道理“与”思想“,也就会更多。
连我们最认为最坚固的理论大厦的地基,其实都有软土层,
更惶论那些从所谓”理论“转化出来的”模型“再转化出来的N手知识。
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带上批判性思维的角度去看待身边中出现的所有信息与理论演绎。
很多时候,我们都只是在赞叹别人的推理演绎的严谨和流畅--视线被炫技所吸引。
也同时认为,经过这样华丽推理出来的结论,就可以指导自己未来跨越式发展。
但是,却懒于去思考得出这些理论背后的前提假设,就接全盘接收。
关于世界的本质或者真理,更应该要理解背后的置信度区间。
比如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比如投资当中的”市场有效理论“假设。
更有所谓知名经济学家,说”中国股市是赌场“。
然而,更真实的假设应该是”股市短期人是投票机,长期的称重机。“
赌场,只是短期投机者的游戏。
其实,有很多时候这些假设都有漏洞,甚至有致命的成熟度偏误在当中。
因此,无法理论有多高深,有多少人推崇,甚至有多少人推荐。
真正的”真理“,我想只有一条
”找到假设“-”思考假设对不对“--”听更多的反对声音“-”加加减减,思考真正的假设是什么,置信度如何“
只有找到了所有文章、理论、信息的假设之后,才能开始下面的推理,并理解当中的理论推进。
否则,一切都不值得去学,否则只是浪费时间。
然而,人却有一个最大的BUG,就是懒。
有鉴于此,宁愿精深个别自己有能力去别识假设的项目,
而不随意去发展那些连假设都无力搞清楚的项目,始终提醒自己,
你所看到的视角与知识,都是有偏差的,不要盲目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一切。
始终要注重在能力圈范围内发挥自己的优势。
而一切的能力圈,又要以持续高强度的训练来保证。
所以,不要认为自己无所不能,
至少,在我们的可以探知的范围那,假设无数,衍生出来的理论无数,
人的一生,可以穷尽的领域不多,基因优劣也服从正态分布。
你无法比别人聪明多少,更重要的是天时、地利、最后才是你的努力与能力。
而能力的建设又局限在时间当中,
因此,你能建立的能力圈又不能太多太泛,否则你可能连遍历一个正确假设的
时间都不足够。
时代在变,节奏在变,但是约束条件不变。
有人变得快,那是心智配上时机的产物。
如果你没有,那么还是先深耕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等待球飞进你的能力圈内,再来一次”本垒打“吧。
其它人的际遇与做法,又与你何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