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探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脉络,追寻总书记初心, 7月22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工程管理与物流学院团总支青春飞扬队全体成员满怀期待走进了民风古朴,文化积淀深厚的梁家河,追寻总书记步伐,感悟梁家河精神。
1969年的梁家河,习总书记眼中“有大学问的地方”。梁家河村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东南方向5公里处,是延安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
1969年,15岁的习近平下乡来到梁家河成为一名知青,度过了他最有意义却也最艰苦的七年青春岁月。梁家河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曾经说过:“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之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
首先,青春飞扬队一行人参观了梁家河村史馆,切实体会到了习总书记带领群众脱贫攻坚的奋斗历程。随后,来到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旧址。1974年7月中旬,沼气池顺利点火,梁家河亮起了陕北高原的第一盏沼气灯,习总书记用行动打破了“沼气不过秦岭”的谬言,这件事情在当时的影响是巨大的。
逆境最能检验一个人的意志和追求,这种迎难而上的精神正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要学习的。最后,大家来到了知青旧居,习总书记他们一行人当年的生活情景仿佛历历在目大家纷纷感慨当年生活环境的恶劣,也深切的体会到了处于艰苦环境下知青对于理想信念的坚守,对梁家河精神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梁家河精神是一种理想信念,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一种艰苦奋斗,有实干担当的精神。上个世纪,梁家河村还是一个贫穷的陕北小山村,如今的梁家河,已赋予了新的含义,给新的时代以无限的启迪。
“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第二故乡”梁家河这个小村庄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与回忆。逆境最能检验一个人的意志和追求,习总书记来到梁家河村克服种种难关,一步一步迈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这“四关”,这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现在的繁荣盛世是革命先辈用他们的双手为我们创造的,队员们重走劳动山路,踏访知青足迹,感受习近平总书记置身于人民群众中,在实干中树立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理想信念,使队员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梦是人民的梦。
同时,学深悟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断努力学习和艰苦奋斗才能取得成功!
追寻延安精神,我们在路上……
通讯员:叶博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