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从最近很流行的丧文化开讲,我们真的不是为了丧而丧,而是感觉不诚心的丧一下,面对生活我们给不出笑脸来。
一二线城市的房子,在我们知道有投资价值时,它已经限购;想投股市,股市惨淡的只剩苦味;P2P市场混乱的情况比雌雄兔还难辨;银行的利息都赶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让我们把钱存银行,逗我们玩呢!
那我们该如何是好?如果我们只是把丧文化当做生活黑幽默,这不是真正的丧,真正的丧是我们停止了一切行为,不再进取,结果是连平凡都很难做到。
要考虑如何避免钱天天贬值?答案是——学会花钱。花不好叫浪费,人在钱没了;花的好叫做投资,人也在钱也多;浪费不提倡,投资又太难,有没有中间地带?有的,有一种普世的科学花法叫做资产配置,它包括了适度的浪费和投资。普通人只需掌握以下四条基本原则即可:
一是,要保证基本的现金流。
我们之所以说基本的现金流,就是强调有一个基本的范围。在美国的各大常青藤高校里,据说有这样一条财富管理建议——无论你是多么有钱,一个家庭都需要至少6个月开支的流动性资产。
这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有信用卡的年代,这个现金流的范围控制到可供1至6月的各种生活开支即可,存太多在手上就是在浪费。这个现金流一定要包括家庭的日常开支、房贷车贷信贷。
二是,要保证家庭生产力。
我们通常买保险,会先为孩子买,老人买,然后再为壮劳力买,这是个错误的顺序。不是说不应该给老人和孩子买,但首先应该考虑的是给家里那个最能赚钱的人买份保险,因为他或者她是这个家庭的生产力,一旦生产力出问题时,整个家庭会陷入泥潭,更糟糕的是没有生源。
三是,要保证一部分钱可生钱。
小钱小投,大钱大投,不能不投,即使是月光族,也有可投资的渠道,比如许多货币型基金、短期债券类基金;稍有些盈余的,做些基金定投也可。总之不要让钱不动,否则真的是在亏钱,更郁闷的像是永远在悲剧里循环的感觉。
四是,学会借银行的钱。
银行里的钱,借不出大额,也要借小额,想尽一切办法提高信用额度。一方面是可以充当现金流,另一方面你的钱拿去生钱的时候需要时间需要周转,银行的钱可以用做缓冲。学会像有钱人一样,喜欢从银行借钱花,但也要像有钱人一样,把借来的钱用于投资。假如我们不会投资,或者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投资途径,请谨慎借钱。
金拐棍觉得,有钱就不错了,不能着急胡乱安放,一定要看清自身需求,搞清楚自己资产结构,利用科学的资产配置来为自己和家庭谋划未来。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