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道德经》
老子在第十六章说出了他是如何来认知万物的,回归到万物产生之前的极点,回归到极静的状态,就可以去看到万物循环往复的过程。不论是道家还是佛家,也都是可以依靠入定来认知实相。易经也是说“易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现在问题就是,我到底要如何来认知周边的事物?比如说一个人是否有智慧,也正是在说他对于事物的领悟怎么样,这种领悟反映在认知和行动之中。对于周边事物的领悟,范围越广,深度越深,自然也就越富有智慧。这种智慧的极限,广度可以表现为空间上囊括宇宙万物,深度可以表现为时间上穿越过去未来。
而个人现在依旧在学习,在学习加深对于现实的认知。但是自己的学习,不是来自于小我的思维,不是去分析外在的对象,而主要是让“心”直接来告诉我答案。不管是读书、写作、工作,自己好像都是在逐渐转变认知方式,让“心”来直接告诉我如何来认知及作为。
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六祖坛经》
所以问题就变成了如何让“心”来生出“智慧”?在六祖坛经的这段文字,也就是对于“心生智慧”很好的阐释。心的范围是极其大的,超越了时间和空间,包含了万事万物,用这颗“心”来看待和作用事物会变得清清楚楚。心清清楚楚,自由自在,没有执著,也就是般若即智慧。
不过禅宗顿悟本性,也不能让人直接到悟透的地步,顿悟是顿悟到如何来找到本心,是顿悟到修行的方向。即便是惠能如此有悟性,他在25岁顿悟,也是在深山里呆到39岁才出山传法。这也是因为修行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可以勉强说是“心”在变得越来越清楚,“智慧”在变得越来越多。
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金刚经》
这样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来找见“本心”?《金刚经》是极其深刻的经典,在这部经典里释迦摩尼在多处都说了如何来找见本心。心无所住、离相观相,也就是找见本心和证悟实相的方向。
而自己现在的修行,主要也就是心无所住,在生活和工作中,心也会告诉我如何来认知和作为,并且在生活和工作中也可以保持致心一处,直至是一种浑然一体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