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女儿那一年降临到我身边,我休完产假后由物理老师变身为语文老师,还当上了班主任。
刚开始工作教物理是因为学校缺物理老师,以前中等师范学校没有什么院系分类,音、体、美、语、数、理、化、地、生包括心理学、教育学,除了英语,只要能数得出名字的基础学科,科科都要学,科科都重要。毕业以后我们就成了万能贴,哪里需要站哪里。有一年,我曾身兼两科,既教物理又教化学。
变身为语文老师,基于两点考虑。一是自考、电大继续修完的学历上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这样学教一致;二是,最是得意捧本书,没有比看书更轻松的事了,而教语文让我有更多接触书本的机会。
教物理虽然短短的六年,但一样有过让人激动的战绩。有一年——现在所说已是上个世纪的事了——代了一个应届班和一个补习班物理,期末全镇统考,当时所在的学校是全镇三所中学里地理位置最偏生源最差的一所,但是我的补习班和应届班的物理成绩在全镇竟然都是第一名。
变身语文老师以后,深感压力的重大。我那点捉襟见肘的文学素养,只适合在物理课上忽悠,真拿到语文课上,自觉寒碜。怎么办?除了努力提升专业能力外,让学生喜欢我、喜欢语文,是我最明确的奋斗目标。
十九年语文岗位和十八年班主任岗位,我最重视的就是七年级的开学第一课。
七年级,是学生学习的分水岭,也是他们学习生涯最重要的转折点。不仅学习课程大量增加,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与小学也有着很大的改变。尤其语文学科,由偏记忆型变成了记忆基础上更重在理解型的学科,学习它的意义,说小一点,关乎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以及对学习的兴趣,说大一点,关乎到一个人的核心素养乃至一个民族的未来。
因此精心设计七年级的开学第一课,就显得很有必要。想一想那些年,我上过的开学第一课,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游戏型,一类是演讲型。
游戏型里面,我印象最深的是,设计了一个名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游戏。从第一排第一位到最后一排最后一位,学生逐一站起来,沿S形路线与每一个来自各个小学的同学交流,交流的内容很简单:问清对方叫什么名字并告诉对方自己的名字,这个过程有序进行,每个人与最后一个人交流完毕以后,恰好又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游戏结束,让他们在纸上写下刚刚问过的同学们的名字。能写下几个人的名字?有没有引发学习方法上的思考?有没有在人际交往上有值得提醒自己的地方?等等。
认识你,从你的名字开始。演讲型的开学第一课,我也是在名字上做文章。做一个自我介绍的演讲,从名字开始讲起。给学生一个《这就是我》的口头范文。这里不再往下续写,准备开学前,好好梳理一下,另写一篇,为即将来临的开学第一课做好准备。
今天之所以想起这个话题,因为下午在办公室里电脑上闲逛时欣逢一篇佳作《我爱你,汉语》,觉得它也可以作为开学第一课的演讲素材。如果我能做到以它的内容为蓝本,脱稿演讲,是不是一举两得:喜欢我,喜欢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