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六六说:“我们今晚聊天吧?” 聊天是我们一家三口的特别时光,每次都是六六提出一个主题,然后我们就围绕这个主题聊,大多数时候她都想听我们小时候的故事。今天也不例外,她说:“就聊聊你们小时候的冬天吧。 ”
于是,三个人躺在大床上,开始追忆小时候的冬天。爸爸本来好像没想起来什么, 然后突然来了灵感,坐起来先开始讲。
“小时候,教室的课桌是两个人一桌,共同坐一个长条凳。(现在的小学都是单人单桌,六六脑海里还没办法联想到我们所说的课桌的样子。)湖北的冬天很冷,教室里没有暖气,一到下课的时候,就赶紧跺脚。 ”
六六好奇的问:“为什么跺脚啊。”
爸爸说:“跺脚是为了让脚暖和啊,坐了一节课,脚都快冻麻了。 ”
我赶紧接茬:“是啊,我们冬天一下课,常常玩儿的游戏叫小皮球,就是两个人相互踢脚跳,一边跳一边唱小皮球,这样脚就热乎了。 你从小就生活在有暖气的房间里,没有体验过脚冻麻了是什么感觉。 “
爸爸接着讲:“当时,我的同桌是一个女生,有一段时间她总咳嗽,好像是生病了。 女孩儿妈妈就每天给她送来一个铁丝的小篮子,里面装几块烧着的炭,把小篮子挂在我们两个人的中间,我也借光感觉暖和一点。 ”
“小时候,家里会在房间烧一些炭火,然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取暖,还有的干脆就直接在屋子中间垒几块砖,围成一个圈,直接在中间放上木材烧火取暖。 ”
听爸爸讲完,也把我的童年记忆勾了起来,首先想到的是东北的热炕头。
外面很冷,冬天大部分时候都是室内活动,而室内主要活动场所就是在炕上,因为炕上是一直热的。
那时候,冬天到谁家串门,一进屋,主人就会招呼客人脱鞋上炕,一定是把最热的炕头留给客人。 这种一起坐热炕头的感觉,也增加了邻里间的亲近。
没有住过东北火炕的可能不理解什么是热炕头。 在没有暖气的年代,东北农村房间里取暖主要靠炉子或者火炕。火炕是用泥土和砖搭成,中空,连接着厨房烧饭的大灶台。如果厨房烧火,就会有热气传到火炕里面去,让火炕上面变热。 这样在上面坐着,或者晚上睡觉都很舒服。
小时候,常常是我和妹妹在炕上玩儿,妈妈在织毛衣或者做被子。 邻居的姨或姑也喜欢来家里,坐在炕沿上一边织毛衣,一边唠嗑。 现在回想起来,她们聊天时的声音和笑容还是那么清晰。 妈妈那时候那么年轻,干活细致麻利。她的手很巧,基本上看过一次的毛衣,回来自己就可以织了,所以常常邻居的阿姨不会了,就跟我妈一起讨论一下。 看到别人有什么新花样,就赶紧学来。 那也是那个年代的时尚,好像每一年都会出一些新花样。看她们织,我也喜欢跟着学学,不过毛衣对我挑战太大,我只能织个片,用来做发带。 还记得邻居阿姨跟我说过:“以后也要学织,将来自己成家了,不会织谁给你织啊。 ” 那个时候想长大再说吧。没想到现在都是买毛衣,不用自己织了。不过自己织的毛衣,还是有着不一样的温度。妹妹就很擅长织毛衣,六六小时候穿过好几件二姨给她织的毛衣。
在炕上我们女孩儿最喜欢玩儿噶了哈,一个布口袋,几个噶了哈,就可以玩儿出很多花样。有时候看我们小孩儿玩儿,妈妈和邻居阿姨也会忍不住加入,给我们露两手。让你看看当年妈妈也是很厉害的。 有一天,突然想起这个游戏,我从万能的某宝上买来跟六六一起玩儿。 噶了哈需要手眼高度协调,反应要快。对于我们现在的手机低头族也是很好的活动颈椎的游戏。 这样想想其实小时候看似物质贫乏的年代,还是有很多好玩儿的东西。智慧的劳动人民可以用身边的小物件发展出各种好玩儿的项目,比现在直接商场搬个玩具回家要强多了。
六六专注的听我和爸爸的回忆,偶尔好奇的问两个问题。不知道等她将来做了妈妈,给自己的孩子分享童年的冬天,会有哪些回忆跑出来,会不会有我们一起聊天的画面呢?
听完我们的回忆,你有没有想起哪些童年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