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辉随笔
闰月对大部分人来说就是一个普通地日子,可是在白鹿原上的朴实农村人来说却是一个几年才能遇到的一个特殊日子。因为在特殊的闰月里可以为自己家年老的亲人提早准备百年之后的必用之物。割完枋“上枋底”就是其中的一项。
在农村给老人“上枋底”也算得上一件很隆重的事情,前后也得好几天忙活。其实我们原上人所说的“上枋底”就是给棺材镶上紧挨着地面的那块板。在白鹿原上,像儿女晚辈们要给老人们做百年之后要准备的那些东西时是会很讲究日子的,并不是闲时随便就能准备的。在原上的每个村里年长地老人们都会在三到四年才能有一次闰月的特殊日子里来嘱托自己地儿女晚辈们给自己做老衣或者做棺材。据老人们讲:有闰月的这一年里,阴历的某个月会出现两次,而在闰月里割枋和缝老衣对老人的阳寿是不会受影响的。所以在农村只要有闰月的时候,只要家里有年长地老人,都会选择给老人割枋,缝制老衣以备老人百年之后所用。
做棺材原上人也叫割枋,在请好了专职做枋的木匠后,家里地晚辈们会将提前为老人准备好的木料统统抬到前院,等候匠人进门后好开工。在老人眼里做枋很有讲究,就木料块子的页数可分为:四页瓦、十大块、十二圆、十六绺,当然页数是越少越好,木料上要没有裂纹、没有旋疤为上品。柏木最佳,而多为松木;也有少许农村老人家里经济差点的会用桐木。而枋块子厚度有九寸、七寸、五寸、三寸半、块子越厚越好。老人们讲究地是松木枋柏木档,这才是一副上好的棺材。然而在枋做完镶好了柏木档后,匠人们就得停下来等主家在这个闰月里挑一个好日子,在当天中午吉时会给老人“上枋底”。
“上枋底”在农村很有讲究,老人家里出了门的女、侄女、孙女、外甥。得到通知都会在“上枋底”当天一大早从自己家里赶来,当然来时会带上老人们所讲究的“四样礼”(烟、酒、茶、点心)和一条大红被面,万字头鞭炮一卷。而老人的家里会在当天准备好酒席饭菜来招待亲戚朋友。到中12:00吉时木匠将没有镶底的棺材底朝天的放着,人们帮忙将枋底抬上去按着尺寸放好后木匠将最后一个木把子镶完后,拿出亲戚送来的红被面搭在枋上,将准备好的鞭炮点燃,等到炮声散去,家里的儿女晚辈们搀扶着老人来看看,让老人看看他百年之后的栖身之物。这时老人很高兴地用粗糙的手来回抚摸和拍打着自己地棺材,嘴里会不停地念叨着:“这下好了,咱亲眼看着给自己置办的最后一件家当,这下就安心了”。接下来便是所有的亲戚朋友搀扶着老人坐在主位上开始吃菜喝酒,小院里欢声笑语穿透了院子的每个角落。此刻院子的黄狗懒散的趴在地上耷拉着耳朵一动不动的看着几只小鸡在院子刨子刨下棺材上的木屑花里用爪子不停的划拉着……等到用完酒席后,男壮劳力们几个人帮忙将割好的枋用提前准备好的塑料紙或者棚布完全包裹起来后抬回房子,放到房屋的楼上或者客厅的一角。等老人百年之后取出再用砂纸打磨、刮腻子、油漆、彩绘、上清漆后所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没有土葬地方的村庄都早已开始实行火葬,更就不用给老人做枋了。可是白鹿原上的村民们依靠着原上的这块水土,农村的人们至今0还依然保留着先辈们传下来的土葬方式。还都在为家里年长的老人在闰月里给老人们准备百年后所用地东西。和以前不同的是现在基本没有人请木匠去家里割了,都是在正规的棺材店为老人挑选一副上好的棺材搭上红叫上车送到门口便可。即便这样省事可是儿女们还是很重视这件事,还是和以前一样会提礼、放炮、挂红。毕竟这是给辛苦了一辈子的亲人尽的一份孝心。其实在老人眼里“上枋底”和农村盖房上楼板是一样隆重的,只不过一种是人们在阳世上的栖身之处一种是百年后另一个永久的栖身之处。我想这也就是农村人为什么会很重视为老人“上枋底”这件事的原因吧。随着时代飞速地发展,不久地将来土葬也许就会彻底消失,这些传统纯手工技术将会慢慢地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成为记忆中的故事,逐渐被人们淡忘……。
2017年闰六月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