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结|Day2019.1.28 Day1
杜克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我们的行为中大约有 45% 源于习惯。习惯其实远比这 45% 的比重代表的含义更重要,因为习惯是不断重复的行为,而且大部分每天都在重复,长远看,这种不断的重复叠加起来,要么收益颇丰,要么贻害无穷。 -----《微习惯》
作为一个重度拖延症患者,我和很多人一样,想做的事情很多,想学的东西也很多,每年都要立很多的flag,刚开始的时候豪情壮志、鸡血满满,坚持不了几天就开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年近不惑,仍然一事无成。说得好听点是我“善待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说得直白点,就是懒癌晚期、病入膏肓。无法自律,就找个组织“他律”吧!于是我加入了海鸥自律成长营,时间21天,内容包括:
1.共读三本书,写三篇践行笔记
2.每天早起,在群里打卡
3.每天运动
4.日结文章化,把写出来的文章发到简书,并投到「海鸥自律成长营」专栏
5.养成「记账」的新习惯,如果有记账习惯的小伙伴,可以换一个其他习惯养成
6.要选择一个自己要提升的技能,最好与自己的工作相关。
一、阅读
我每天有坚持亲子阅读,除此以外,就是追小说,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成长营要求读三本书,第一本就是《微习惯》。本书共七章,主要从习惯的建立过程,大脑的行为方式、动力,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来探讨如何建立起习惯、在生活中使用这种微习惯来优化我们的生活。今天读了第一章,什么是微习惯,才知道,为什么我原来立了那么多的flag却没法坚持,因为目标难度太大,从一开始就让我有了畏难情绪。在书的一开始,作者就用自己每天挑战一个俯卧撑的事例来告诉大家,微习惯是可以逐渐养成的原因和好处。习惯不能直接获得——你无法马上就建立或去除一个习惯。它们是在长期不断重复中被塑造出来的。随着习惯根深蒂固,与之关联的神经通路会变得更粗、更牢固。将习惯自动化,也就是每天使用习惯,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二、早起
营长叶子姑娘说,每天早上7点之前打卡都算早起。我通常6:50起床,昨天晚上把闹钟调到了6:30,给自己一个适应和习惯的过程。今天早上成功完成目标,起床后先是听了半个小时英语,诵读10句常用口语,然后洗澡、做早餐,一切都比较轻松。
三、运动
下午去了校区,然后从校区直接回家,所以到家时间比较早,换上健身装备去了健身房,跑步机热身15分钟,撸铁20分钟,再椭圆机10分钟。
四、记账
下载了随手记,但是今天无支出。
五、选择一个要提升的技能
还是选择英语,我的口语一直不太好,还是平时输入输出都太少了,计划每天背诵10句常用口语,听音频再默写。
目标的设置量不大,遵从《微习惯》原则,把任务拆分到你都不好意思给你自己找借口,因为它完全无压力。希望我能养成更多的好习惯,建立工作、生活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