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公众号阅读看到一句话,所谓“厌倦,不过是你停止了成长”。很多人工作几年就会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倦怠感,失去了方向和目标,成就感和幸福感也就会降低。
回顾我十年走过来的路,刚工作就接手了班主任工作,那时的自己忙工作忙家庭忙孩子,像只陀螺一样,每天忙得团团转。幸福感和成就感挺差的,有的只是压力和忙乱。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源于没有找到自己成长的生发点并为之努力奋斗。自身越是停滞不前,就越是容易厌倦。
直到2015年,我遇到了王君老师,读了王君老师的书,我仿佛就像一艘没有指南针的航船,在迷雾中找到了方向,君王就像是一盏指明灯,解开了我内心的困惑,我找到了自己成长的目标和路径。
我开始把王君当做偶像,就像追星族一样,膜拜之崇敬之,买她的书,看她的讲座,关注她的公众号……我的理念开始变了,我的眼界和格局开始变了,我的课开始变了,我和学生的关系也变了,孩子们越来越喜欢我的课了,我越来越喜欢走上讲台了,我越来越喜欢挖掘教材了……
随之而来的更大的转变来自于我体会到了作为语文老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走上讲台我就兴奋,我就充满了激情。中年的我上课还有激情,我觉得我要感谢我的偶像王君,我要感谢自己的不满足,感谢自己坚持不懈地自我成长。
很多人也许为自我成长也付出了很多不懈的努力,但是最后没有获得相对应地成就,进而导致自我的失落和倦怠。但是任何事情并不是努力了就一定有成果,反过来想,那还是我们不够努力,或者是努力不够。
今天的你也许离顶点还遥遥无期。但你通过今天的努力,积蓄了明天勇攀高峰的力量。也许你感觉自己的努力总是徒劳无功,但不必怀疑,你每天都离顶点更进一步。
有时候我们得到了努力的目标,也会产生倦怠感。那是因为得到了,习惯了,你真正厌倦的其实是你自己,得到的东西并没有在你心中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你的内心对那样东西的看法没有变化,于是便产生了厌倦。
四十岁之前是我人生的上半场,四十岁之后是我人生的下半场,我的人生奋斗目标也随之发生了转变,我又有了新的努力方向,又唤醒了我奋斗的热情。
一个不断成长的人,总在发生着变化,即便对着同样的物品,也不会感到丝毫厌倦。所以当我们达到某个目标后,要不断地提升自我目标,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我们就会重新唤起战斗奋斗的激情和热情。
十年前,你是谁,一年前你是谁,甚至昨天你是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你是谁,以及明天你将成为谁。如果呆在舒适区久了,你会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而出发。改变,永远不嫌晚。
种下种子,相信岁月,坚守努力,一路修行,不断寻找自我的生长点,必然能登上高峰,看到最美的风景,绽放生命灿烂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