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难得的机会,我去了敦煌。
其实这一次去的是西北大环线。茶卡盐湖和张掖五彩地貌都不是很吸引我。青海湖和敦煌很期待。
导游是敦煌人,一个很直爽的小姐姐,很为这个绿洲而自豪,当我流露出对敦煌的神往已久被小姐姐颇引为知己。
我们是傍晚到的,先住下来,在附近吃了黄羊肉面,晚上去看又见敦煌的大型实景表演。
也许我的见识少,也许是这里的人好。这个表演真的太好看了。建议去敦煌的人抓住机会,时间就在晚上,看一场很值得。
趁我还能记得,要写一写这一段表演。
我们先是走了很远很远的拐弯的通道,仿佛穿越时空,走到一个脱离了现实的场景中。
人群茫然聚集,眼前蓦地一黑。
过了没有一忽儿,左侧亮起了光束。
一个个的人物亮相,都是与敦煌的故事有关。我记得的有和亲的公主,衣袂华丽,从仆如云,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光束照着穿过人群。有王道士,他好像是故事的主线,多次的出现。有归义军首领张义潮,有一个僧人,还有不少穿着古装的人物一个个走过,一个个诉说。
像一场华丽的古装秀,人物衣衫鲜明,故事也感人,编排得很优美,把人们都吸引到仿佛置身在他们的时代。
突然灯光又灭了,在人们的背后几百米的地方出现了表演的人,于是人们纷纷奔走着向那个地方停下来观看。
这一次先出场的是王道士,他在其他人纷纷登场的时候,悄悄的退到了这边来。这里演出的是在装着敦煌宝物离开的场景。这一整段诉说了王道士的护持洞窟不易,向清政府要求保护洞窟受到的推诿磨难,最终为什么会让这些宝物离开中国。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个演出的编导方的立场,或者是现在的敦煌保护单位对王道士这个人物的解读和悲悯,甚至承认了他的一些贡献。这对一个生活在那个时代的身不由己的小人物是相对公正的。
相反一枝笔把王道士写成民族罪人的某学者,只能说你得到的正义感真的是太轻易了。在和平年代,只是写一写花一点时间就可以把前人在风霜雨雪中的泣血经历说的如同猪狗。所以我还是那个观点,尽情表演吧,这也是你留在历史上的浓墨重彩,旁人自有公论。
在最后参与搬运的小老百姓和那些飞天菩萨佛像送别的时候,一声声的诉说自己的罪过,自己无力维护,才让菩萨流落他乡,而那些佛说的一句话,我们永远是你们的菩萨,永远是你们的神仙,感觉到周围的人们都感动地啜泣着。
情景转到了第三场,人们乱乱的从一间间房间似的场景穿过,一会是一个盗墓贼从房间顶上扒开视角看下来,发现似的对着观众说着某一段遗落之后,人们重新发现敦煌的情景;到下一个房间,有透过窗看到一个独守空房的女子把写给丈夫的信,写了又收,反反复复。又有一间是一个妇人给两个女儿准备簪环玉佩等嫁妆事物。还有一个香艳的美女出浴的场景,其实只是用表现手段演出来的,唯美并不露骨。一个个场景其实是在再现已经开发的很多洞窟的壁画上留下的一个个记事,的确,敦煌并不是一批人,某一个朝代突然产生的,敦煌的故事是从隋以前到明朝断绝丝路那近千年,在那里繁衍生息的人们,活过爱过征服过别离过的烟火人间和他们画过塑造过雕凿过的信仰变迁,那是活生生发生过的一千年。
人们拥挤着走出一间间房间,来到一个演艺厅坐下,这是最后真正以一场舞台表演出来的。一开始最震撼人心是一队军人的操演式的舞蹈,领舞者起伏甩动头盔上巨大的羽毛,舞台的景深无边无际,有很多人在配合着韵律起舞。
接着是刚才在一个个房间出现的、还有前面古装秀走廊出现的故事的角色们按照朝代顺序登场,一般都是帝王将相或者贵族和僧侣。都是在敦煌这块土地归汉民族统治的情形下,在历史上留下的有名姓的人物的故事。每一组退场的方式都是以他的那个小舞台沉没到地下的形式,就仿佛是被一层一层的历史尘埃掩埋下去一样。
最高潮的部分就是归义军首领,张义潮派遣了10组人向唐王朝向皇帝李隆基带去归顺消息的故事。他们或被吐蕃拦截,或在沙漠瀚海中遗失方向,或者冻饿途中或者倒毙于沙漠,10组人历经了艰险磨难,最后只有一个僧人最终抵达了大明宫。那一段真的让人很激动感佩古人坚贞不屈的民族感情,忠义二字重于千钧。
最后的最后在美人的歌舞中,在一位汉官员的描述中,在王道士最终出场的道白中。反反复复的就出现一个词,一瞬间一千年。妇人在诉说她女儿的眉目已经模糊,闺中女子在说着她写给丈夫的信,字迹也已看不清,凡此种种说的都是敦煌的遗迹正在流失。看了这个舞蹈,让人得到了美的欣赏,又有历史的思考,还有一些莫名的哀伤。
这个导演的团队是张艺谋印象系列的参与者,可以说是国家队的水平了,跟印象刘三姐这样的唯美的写意山水的表演不同,这个表演更注重叙事和描述,同时也兼顾了一些美学的欣赏和历史价值观的传递,非常值得一看。我趁着自己还能记得这四年前看的演出,一定要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