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等公共汽车时能保持心情愉快,而有些人却不论置身多么愉快的环境仍觉得厌烦,这种差别或许不能只用神经系统处理资讯能力的优劣来解释,心理学通常把一个人体验心流的难易归罪于童年时期所受的家庭影响。然并卵,成年后怪罪父母只是弱者的借口,要相信父母已尽力做到他们能力范围内的最好,人生有遗憾的部分就由自己来补足完成吧。
十九世纪英国思想家约翰.穆勒在《论自由》里写道:
一个欲望与激情出于自己的人——这是他自己天性的表现,尽管这种天性经过了自我修养的发展和陶冶——才可称得上有性格。而一个欲望与激情不能由自己决定的人,毫无个性可言,跟一台蒸汽机之毫无个性没什么两样。如果一个人的情感不仅出于自己,而且强劲有力,并受着坚定意志的统属,那么这个人就是具备了旺盛饱满的性格。如果有人认为不应鼓励发展个人独具的嗜欲与激情,则无异于说社会根本不需要强而有力的性格,众多富于个性之人充斥于社会反而不是什么好事,人们较高水平的平均活力亦无足取,世间岂有如此道理?
我们的时代,从社会的最高级到最低级,每个人都生活在怀有敌意的目光与令人恐惧的审查之下。不光在关涉他人之事上,而且在仅仅关涉自身之事上,个人或家庭也不敢依照自己的意见问一问什么才是我想要的?什么才适合我自身的性格和气质?什么才能让我身上最优秀与最高尚的东西得到公平发挥,使之得以茁壮成长?他们问自己的反倒是,与我的身份相符合的是什么?与我地位与财力相仿者通常都做些什么?更糟糕者,要问比我地位与财力更高者通常会做些什么?我并不是说,他们本有自己的好恶,只是在做选择时屈从于习俗。其实他们除了从俗之外,根本就谈不上有什么嗜好。于是,心灵本身也向束缚低头:乃至寻乐自娱,首先想到的也是要从俗合流;他们乐于混迹于人群之中;即便有所选择,也是在诸多众人惯行之事之间选择而已;独特的品味,反常的行为,在他们恰如犯罪一样避之唯恐不及。开始只是搁置自己的本性而不用,最终至于根本没有了可以遵循的本性,因为他们身上为人类所独具的性能已经枯萎乃至衰竭了:他们已无能力再生出强烈的愿望与固有的快乐,而且一般也丧失了根于自身或可以归之于他们自身的意见与情感。然而,这是不是人性应有的状态呢?
清末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在翻译这本书时,将穆勒的“自由”(liberty)翻译为“群己权界”,这是以中国自己的语言非常准确且实质性地把自由的精义表现出来了。因为中文的“自由”一词,在传统意义中并没有“群己权界”的意思,英文的liberty一词,作为现代社会的核心意涵,关涉个人与他人尤其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或者说关涉个人与“群”的权利(及权力)边界问题。两人以上就形成了群,群即社会,有了社会,就有了社会的power(权力),政治也就出现了。所谓的“群己权界”指的就是right与power之间的rule(规则)问题,这个群己权界就构成了自由的核心原则:一个社会的权力应该是一种基于规则的(具有正当性来源的)权力,其要义是通过划分政府权界,尊重并保障每个个体的right。但是,如何表述与处理right、power、rule三者之间的关系,联系到从古典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演变过程,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家又有着基于不同逻辑向度的展示和论证。穆勒《论自由》的中心之论,在于讨论社会状态下的自由(即“民主社会与个人自由”),但其实质上通过个人自由来界定社会。
社会中没有个体是孤岛,想让人类成为值得瞩望的尊贵美好之物,不能消磨一切个人所独具的殊才异禀使之泯然于众,而只能在无损于他人的权利和利益的范围内使之得到培育与发扬。个体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既然作品总是能够反映创造者的性格,那么经过个人自主进行的自我创建和自我成长,随着个性的张扬,每个人变得对他自己更有价值,也因此就能更有益于他人。以个人的存在而言,生气更为充沛,而由于个人生气更为充沛,由个人组成的群体生机也就更为蓬勃。
“自成目标”指的是做一件事不追求未来的报酬,做这件事本身就是最大的回馈。为了赚钱而投资股市,不算自成目标的行动;但若是为了证明自己有预测未来潮流的能力而玩股票,却可以算是——即使两者最后在金钱上的报酬分毫不差。如果教导小孩儿为的是把他们培养成良好的公民,也不算自成目标;但是若为体会跟小孩儿沟通的乐趣而教导他们,就是自成目标了。从表面上看来,这两种情形不分轩轾,不过真正的差别是,在自成目标的活动中,一个人可以完全为行动本身而投入全部心力,否则他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行动的结果上。
我们所做的事,大多既不是纯粹的自成目标,也不是纯粹的外求目标(亦即全然为超乎行动之外的目标而采取的行动),而是两者的综合。外科医生接受长期的训练,是基于外在的期许:济世救人、赚大钱、功成名就等。运气好的话,过一阵子他们就会找到工作的乐趣,这时他们的工作也就具有自成目标的性质了。
人们常常追随媒体和舆论宣传的成功人生,其本质是追逐当下自己无法到达的状态:那样一种看上去光鲜亮丽的生活。欲望不分对错,我们需要的是诚实地面对自己。
为了接近事情的本质,你可能需要反复地问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真正希望实现的是什么、真正在意的是什么?以下三个问题提供一个可操作的方法,用来让我们持续地去除幻象:
1、过去十年里,你还记得自己最开心的某个瞬间么?当时发生了什么?你为什么那么开心?
2、曾经你对哪些东西是非常有热情,但后来又放弃了的?原因是什么?
3、如果现在你的银行账户里突然多出来了三亿的存款,那么目前生活里的哪些事你仍然是会继续做的?......
你也可以细细地体会一件事给你带来的快乐究竟是什么?比如我会反复问自己,为什么喜欢读书?为什么要坚持在简书日更100天?它给我带来了什么?这些问题会促使大脑的运转在后台进行,会突然在某个瞬间让你明白它们的意义。不要急,慢慢来,我用了三个月仍在继续这三个问题,并且不害怕需要更长的时间。
吉美钦哲仁波切曾说:最伟大的创意就是在改造自己。大部分艺术家都只是在搅起或倒出一些习惯性的东西,并无新意。真正的创意在于自我的转化。
根据芝加哥大学观察了大量在重视事物本身动机及挑战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孩子以后,进行了一项享受人生乐趣的实验,发现有助于产生最优体验的、由受试者自己建构的社会环境,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第一是‘清晰’,知道对自己的期望——在与外界互动的关系中,目标与回馈都毫不含糊。
第二是‘重视’,对自己目前所做的事、具体的感受与体验都有浓厚的兴趣,而不是一味巴望拥有一份高薪的工作或出人头地的身份地位。
第三是‘选择’,认识到人生可以有很多选择,包括裸辞——只是得准备好自己承担后果。
第四是‘投入’,有足够的信心,放开自卫的护盾和自我意识,全心全意去做感兴趣的事。
最后是‘挑战’,也就是由为自己安排复杂渐进的行动机会,展开行动获得反馈,最好能找到一个值得信赖的教练陪伴成长。
这五个条件构成所谓‘自成目标的生态环境’,因为它们提供了享受人生乐趣的理想训练。这五大特色很明显与心流体验相通,在能提供明确目标、回馈、控制感、全神贯注的生活环境中,我们通常更能掌握生活的秩序,享受心流,让自己快乐、满足而坚强,才可能在社会上扛事和成事,长成为理想中的自己,也再也用不着拿原生家庭来说事了。
这是认识自己的行动计划,也是一套自我成长体系,向内看自己,向外看世界,是一种把“大象装进冰箱”的思路,提供给走在持续自我成长道路上的你参考。在可控范围内,你准备赌上你的时间,把自己创造成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