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学学的是旅游管理专业,其中一门重要课程是《酒店管理》,任课老师十分注重“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所以从大一开始,每个假期都要送一批学生到不同的酒店甚至不同的城市去“实习”。
我是大二的暑期被分配到昆明海天酒店的,这个酒店在当地是四星半,率属于烟草公司,所以主要“内接”,外面客人偏少。工作量还可以。
酒店分餐饮部和住宿部,我很荣幸分到餐饮部门,且是专门做西餐厅的接待。事实证明这个部门的工作强度是最小的。
我们住在距离酒店20分钟路程的宿舍,每天5:00起床,到公司员工餐厅吃早饭,有时想多睡会儿就直接忽略早饭,踩着点去上班。
晨会主要检查大家仪容仪表,分配工作任务,确定值班小组长。我们的员工服是白衬衫,黑色底起银色花纹的马褂,西裤,金融带跟黑布鞋,头发统一高高盘起,着淡妆。
晨会后,我们就要各自到自己岗位上了。将餐厅背景音乐打开,一律是舒缓的轻音乐,拿出烛台点燃放在每个保温餐盒下,出菜的从厨房运菜出来,摆桌的分别把冷菜摆在前厅,甜点放在后厅,热菜放到每个盛着清水,已经开始起热气的保温餐盒里。热菜品种异常丰富,且每天几乎都不完全重样,荤素搭配,色彩也非常惹眼。准备饮料的调制了橙汁,泡了一壶胖大海,端上了热牛奶和豆浆,饮品放在离餐盘最近的桌子上。
最后两个是现场煮米线煮面条的。你也许会奇怪,西餐厅,早餐怎么会有热米线?这就是云南人的习惯,无论到了哪里,最热衷的始终是米线,如果菜太丰富,尝上一口也是好的。
7:00左右客人陆陆续续到餐厅来了,一个人在门口查房卡,一个人在餐台附近协助客人点餐,其他的关注就餐客人的需求。
中饭用餐的客人少,我们一部分人会到操作间将洗碗机里出来的盘子用干净抹布全部擦一遍。盘子经过高温消毒还很烫手,大家一边玩一边擦,也不枯燥乏味。结束后用洗银粉将所有银勺子、筷子擦亮。
换下来的餐布和餐巾,每天都有满满一推车,需要运到洗衣房,顺道取回头天送去洗好的备用。
晚餐可是重头戏,我们要接待的不止入住酒店的客人,还要接待好外面预定的客人。散客接待都在餐厅,倒也和住店客人无异,设宴的客人就要格外用心。
包厢一共七间,大小风格不一,以备不同需求。每个包厢里从装潢、家具、餐具、装饰各有自己的特色,并且风格高度统一。比如一间古朴风格的,全木家具,且都是深棕色,尽显低调奢华,灯罩、屏风是同样材质的木框,内里山水国画,餐具也是清一色青花瓷。
相反一间是比较张扬、尽显奢华的。整个用色都是金色,包括餐具都是镶金的。我最喜欢这间包厢里的两扇屏风,是用鸟雀的羽毛刺绣的,色彩是羽毛自己原有的色彩,画面里,一排白色狗尾巴草随风展开,两只小黄鹂飞过,流水的脉动、远处的牛羊,灵动地活在一张轻薄透明的丝绢上。
由于这些包厢里的东西极为精致贵重,所以这里不让打扫的阿姨进入,里面的打扫工作都是年轻的服务员来做的。刚开始时我们由老员工带着做,后来上手了也可以独挡一面,所以在打扫过程中也能有机会把玩一下里面的东西。
当然,这还是普通的包厢,在更高楼层上,酒店还有比较私密的包厢,这里接待更尊贵的宴请。而且有专门的电梯连接着厨房和备餐间。最大的一个包厢,里面的餐桌直径是六米的,这里极少有人订,适合30人以上用餐,但是用起餐来说话都费劲,距离太远了。
常规包厢接待6—10人,也有一个包厢两桌的。
接待客人的时候我们实习的学生要退居二线,沏茶倒酒这类精活还得专业的人来做,我们只管摆餐具,上菜,迎客之类。
这些客人的菜单都是提前几天预定好的,食材也是按照需求进口或者购买的,比如澳洲的黑天鹅鹅肝,食材从澳洲空运到昆明,到酒店后由主厨验货,然后用牛奶浸泡起来(具体操作不清楚),我们上菜时候,站在出菜口等,有时能偷看到操作,厨师先摆好盘子,然后将处理好的鹅肝取出来切片装盘。我们出菜。
还有一些食材是我们没有听过没有见过的,当时只觉着新奇,上菜都新鲜。就连扇贝和螺丝都很新鲜,摆放在冰渣堆起来的“沙滩”上,每只的颜色都不同,位置也很考究,盘子是不规则的长条形状,加上一些装饰的小件,整盘菜就是一件艺术品。
老员工在这里服务是一定要的,我协助他们分菜,一条清蒸的鱼需要分六份甚至更多,在客人可以看得见又不是很惹眼的餐台上操作,动作一定要利落而且优雅。一刀一块,放在新的碗里,一小勺汤汁淋在鱼肉上,另外一位服务员马上分别端给客人,而且必须按照顺序上菜,主座开始,有条不紊。分好份数必须每人都差不多量,且最好光盘。
用餐结束后我们自己清洗酒杯,据说这里的红酒杯好几百一个,所以也是格外小心,不进洗碗间的。
下班前若是还有时间,我们大多会到出菜间休息一会儿。出菜间连着水果房,这里有我一个老乡,他负责整个酒店水果的派发。每天此时他都要准备客人的夜间水果,一个苹果,一个橘子,一个香蕉,放在盘子里,用保鲜膜包好。然后有人用餐车送到酒店部,按照入住房间的名单派送到每间房。
我们一行十多人,有三个男生,两个是门童,一个月下来他们练就的技能是见人就点头问好,回以标准的笑容,这点常常被我们拿做谈资逗他们。还有一个和我们在餐饮部,出菜时遇到比较重的还得男生来。房间送餐也少不得他。
实习期满后,我们在宿舍小区门口的烧烤摊聚餐。整个假期最放松的就在这一天了,夜里适宜的温度,加上一群年轻人,可口的烧烤配啤酒,大家一起尽情说笑。
那年夏天,那群可爱的同伴,那些可爱的人,再见不到了,但是记忆永恒。想念,会在各自时区悄悄降临。不知今夜,是否有人和我一起怀念那段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