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悠然 图/网络
我是一个人去看的《寻梦环游记》。一个成年人,躲在一堆家长孩子中间,在暗处默默流泪。
死亡这个充满恐怖和寒意的词,在这部影片中被诠释的温暖而欢乐:
死亡不会让亲人彻底离开,他们只是去了另一个美好的地方,在那里和我们心相印,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不忘记。
死亡,在我们中国的文化里一直避讳莫深。我们怕谈论死亡,也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提及死亡。
女儿田小歪6岁的时候,才第一次去外公的墓前跟我们一起扫墓。在这之前,我的母亲,她的外婆坚持不让她去,说墓地阴气太重,孩子太小对身体不好。
6岁的她,之前对死亡的有限认识,是养过的金鱼,乌龟的离去。我们在院子里的大树旁,简单的给她的宠物做了一个小墓穴。
死亡,代表着离开,代表着再也见不到,这是她对死亡的认识。
那一天给外公扫完墓回去,她哭得很伤心,虽然她不曾见过她的外公,但是她知道,外公对我们是特别特别重要的人。
她问,“外公知道我(的存在)吗?”
“当然,你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就来外公的墓前跟外公讲过我们家又多了一个成员。外公在天上,他能看到你,也像我爱你一样爱着你。”
外公问什么会死?你也会吗?人什么人会死?
这是接下来她问的一大串问题。
生老病死是人人都逃不过的宿命,关于对死亡的追问也是每个孩子成长中要经历的一课。
我告诉她,“如果有一天妈妈不在了,也依然爱着你,依然在天上看着你。”
她当时似懂非懂。我的答案,不能满足她对死亡的种种疑问。
现在我特别感谢这部影片。我想带着小歪和小乖一起再去看一遍,死亡其实并不可怕,因为,我们都会记得,那些在一起的日子,那些爱的片段。
真正的永别,是这世上在无人记得你,当被所有的人遗忘时,这个亡灵将在灵界消失,永远的消失。
有人说,人会经历三次死亡:
第一次,是在身体机能停止运转的时候,在生理上宣告了死亡;
第二次,是在别人来参加葬礼的时候,在社会中宣告了他的死亡,从此社会里不再有他的位置;
第三次,是当世间再没有人记得他的时候,他才真正地死了。
影片里的男主角米格为了追求音乐梦想,在亡灵节那日去拿已故歌神的吉他,受到了诅咒,来到了灵界。
要得到家人的祝福,他才能重回人间,但是曾曾祖母以不能碰音乐来要挟他,他拒绝了曾曾祖母的要挟,想找到曾曾祖父——他以为的歌神来给他祝福。
一场阴差阳错,他终于知道,所谓的歌神不过是谋害了自己的搭档,盗用了搭档写的歌,拿着搭档的吉他,为了成功不择手段的伪君子。
他真正的祖父,是那个被谋害的搭档——那个想尽办法想通关回到人间的埃克托。
因为埃克托当年为了追求音乐梦想而离开家,家人认为他抛弃了家庭,他的照片被从全家福里撕下,音乐成了这个家庭的禁地。
当他想回家看望自己的家人时,一心只想成功的歌神见阻拦不成,谋害了他,盗取了他的歌。
没有被家人将照片供奉在神坛上,他无法通过灵界到人间的边卡,不能度过那座万寿菊铺成的桥,无法与他的家人团聚,无法见到最爱的女儿。
而最后一个记着他的人——他的女儿Coco——米格的曾祖母。
Coco记忆越来越差。她忘记了自己的女儿,忘记了所有家人,偶尔嘴里喃喃地叫着“爸爸”。
如果Coco最终也忘了他,他将如同另一个亡灵猪皮哥那样彻底消失。
我们怕的不是死亡,而是遗忘。
那个因为恨而撕掉全家福里丈夫的头像,让全家人都不得在接触音乐,在灵界也不肯跟埃克托见面的曾曾祖母,最终在救埃克托的时候说出了“他是我最爱的男人”。
爱的对立面从不是恨,有恨就还有爱。爱的对立面,是遗忘。忘记了,爱也就消失了。
回到人间的米格给曾祖母Coco唱起了她小时候父亲埃克托给她唱的那首歌——《remember me》
年迈的Coco脸上浮起笑意,她跟着一起唱起来。回忆起幼时,软软糯糯的她被爸爸抱在怀里,她胖胖的小手捧着爸爸的脸。这是身在灵界的埃克托最难忘的画面。
一心追求梦想的米格,终于懂得家人“一家人再一起”的价值观,而家人也终于懂得,梦想对米格有多重要。
一家人难道不应该互相支持吗?
影片谈得是死亡,但传达的更多的是爱——如何爱你的孩子。如何爱你的爱人,如何爱你的亲人,如何爱你的朋友。
影片最终给了一个欢喜大团圆的结局。但是生活里,却不是每次分离都能在重聚,不是每次怀念都有回应,不是所有遗憾都能被弥补。
但愿,现在明白还不算晚。
---------转发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作者简介:悠然 曾经的媒体人,现全职陪伴两个孩子成长,专注育儿与女性情感,正面管教认证讲师。在纷杂的生活间隙,依然有仰望蓝天的憧憬,文字或许是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