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钻石婚(十六)

       奶奶快要出嫁了,她的嫂嫂忙的不可开交。不管怎么说奶奶家里就她一个没出阁的了,亲人们都在各种变故中去了,奶奶与他的哥哥相依为命,奶奶的婚事也就指望哥嫂了。

      祖国 还处在计划经济的初级阶段,广大人民的物质生活比较苦。在那艰难的时候奶奶的哥嫂为奶奶准备了一点简易嫁妆。而爷爷这边也是困难,为了娶媳妇,爷爷家也是倾其所有置办了新家具。太奶奶从贴身的兜里掏出了她攒的点体己,她交待爷爷起码要弄几件基本的物件,不能太寒碜。我的爷爷拿着太奶奶给的点钱,又搭上他挣的各种票证换来了他的几件家当。

       那个年代物价极地,人工成本也是很低,爷爷倾尽所有买了崭新的木料请了俩木工师傅给打制了家具。折腾了好久爷爷那狭窄的破屋里整出了个一实木的供桌,一张中号方桌,一张小方桌,还有一张一米二宽的架子床。做完这些东西爷爷再也无力添置什么了,凳子椅子就没有了。没办法,爷爷也学起他人捡些废旧木料做了几个马扎子。后来这些马扎子一直用到90年代才被淘汰。

       奶奶在娘家也准备了一系列嫁妆。一个不大的小衣柜,一个中号木箱子和箱架子,一个小号木箱,俩木匣子还有两床小被子。这些东西是那个年代的标配,奶奶的嫂嫂也是花了不少力气才凑齐。那个小号的木箱子还是奶奶的母亲的嫁妆,算是个小小的传家物传到奶奶手里了。除了小木箱,其他的东西倒是新做的。

       那时的家具都是上的黑色漆,而且由于资金有限漆料也不像放下有许多层。那些哑光色的黑漆家具很容易粘灰尘而且不耐磨。不过奶奶很珍惜她的古董嫁妆,直到今天这些嫁妆她都视为珍宝,一直在使用。爷爷的那些黑漆家具也被保存至今,爷爷和奶奶一样都视之为宝。

       成婚之日不知道爷爷是怎么样把奶奶接到家的,二十多里的山路不知道传说中的独轮车和毛驴得多久到达。奶奶出嫁的时候穿着一身崭新的蓝色青年装,那身新衣服花光了奶奶娘家的布票。贫穷的奶奶没有什么首拾可戴,还是奶奶的舅姥爷送来一对儿银戒指。那对银戒指是奶奶出嫁时唯一的首饰。其实当年有人送来一对银镯子不过奶奶没舍得戴,一直藏在她的小木箱里藏了几十年,前两年我带奶奶去鉴定这镯子的时候方知那只是一对镀了银的铜镯。

       爷爷那一片儿的村俗这么些年也改变了不少,那时嫁娶的讲究如今也无从可考。不过有一样一些说法一直传到现在。据说新娘子出嫁那天腰上要用红线缠一块古董铜镜,村民称之为照妖镜,据说能保佑新娘一路平安嫁到婆家。此外新娘子出嫁前要“弹面”,这弹面就是用线绳按一定的方法交合直接贴着人见将脸上的汗毛或杂毛扯掉,听起来像当今的拔眉毛,不过当年是扯满脸,应该比较疼吧。这弹面的手艺如今村里早已难觅踪影,不知失传了没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对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对亲近的人不挑剔,则是一种教养。最好的教养就是不对亲近的人发火,给予他们充分...
    灵犀victory阅读 2,890评论 6 4
  • 身边有很多从事文学翻译的工作朋友,耳濡目染让我对翻译工作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感慨。 我想写写译者们的故事,认真的译者,...
    索莱耶阅读 5,958评论 12 30
  • 你说:“绒儿,爱到极致是否就要相忘于江湖?”我问为何,你又说:“因为放不下所以选择放下。”说实话,那时我,是真的没...
    洲十三阅读 3,308评论 0 5
  • 酒后,微醺,几千年的⑨文化,熏陶出现代人的情怀。 “对影成三人”的怀古历历在目,永远不懂的李白,此刻越走越近,“如...
    王小剪阅读 1,248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