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回顾上学期的工作,我积极研究教材,看国家网络平台上的课,梳理思路,查漏补缺,力求对每篇文章有独到的见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上好每一节课。

我检查每一个后进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把知识点细化,让后进生逐个突破,他们学习态度有所改变,考试中有一个不合格的学生进入合格的行列。其他的后进生有所进步,要想让他们合格,还得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并持之以恒的督促检查。

在培优方面,主要关注语文弱势和中上等有可能进优的学生。采取的方法是,每周让准优生做两个阅读语段,检查督促,力求阅读题拿到17分以上。我认为培优补差的方法是可行的,关主键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确实读进去,切实有收获。

检查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愉懒,就问他要作业;但是要几次后,仍不交的同字,没有穷追不舍,往往不了了之。这学期我要具备锲而不舍的钉子精神,对有可能进优和合格的字生,紧盯不放。当他们偷懒时,我要跟他们谈心,交流字习的困惑,鼓励他们完成每一次作业,不敷衍了事。

回领上学期的教字,关注网络资源和名家名师的课例较多,对教材教参研究的不够透切。这学期要吃透教材,依靠教参,提炼每节课的训练点,培养能力点,要让学生多练。以往的教学中,讲的太多,学生练的少。即使练习,也是古诗文默写积累,学生思维固化,不适应现在灵活多变的考试方向。考试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需高速运转,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才有可能拿到分数。平时课堂上要训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多说多写,要建立教学和考试之间的联系,让课堂成为训练学生能力的主战场。

其次,还要让学生多积累优秀的句段篇章,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脑子里没有东西,怎会组织语言。教材中的经典篇章要让学生背会,并且给学生推一些美文,让学生多记多背,有了一定的积淀,才能有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新学期开始,又面临新的挑战,为取得理想的成绩,采取以下措施:

1、教学中每节课设置听说读写训练点,一课一得。

2、古诗文基础知识人人过关,抓住每一名学生,课文、注释、翻译,课课清。

3、阅读训练和作文积累兼周一次,每周抽一节课讲练阅读语段,并根据语段难易程度卡时间,论得分,培养学生单位时间内的得分率。作文占50分,也要训练,每堂课的即兴练笔到作文课上的大作文都不能放松。而且还要背诵积累优美的篇章,片断,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4、每周两节阅读课要雷打不动的坚持下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适时引导,上名著导读深,交流课,让学生写读后感,读思结合,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5、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多鼓励表扬学生,激发他们字习的积极性。对待懒情的学生和落后的学生要不断监督督促,恩威并施。抓住不交作业的学生,紧追不放,多要几次,不得目的誓不罢休。

6、让成绩优秀的学生谈学习方法,如何背书、阅读,做题,让其他同学有法可依。

总之,课堂上训练学生的能力,自习课上加强基础知识过关,牢牢抓住学生,不断提高成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