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1

减灶

减灶退敌

因势利导

攻魏救韩

孙庞斗智(马陵道孙膑与孙膑斗智)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原文】

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

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

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

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

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今译】

战国时,魏、赵两国联兵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求救。

齐王派田忌、孙膑率领军队,带兵前往,援救韩国,攻魏救韩。

齐军直捣魏都大梁,直奔魏国的都城大梁。

魏国大将庞涓得悉了这个消息,听说大梁危急,率师撤离韩国回国,急忙从韩国撤兵,火速赶回魏国解围。

这时齐军已经越过了魏国边境,继续向西挺进了。

孙膑听说庞涓回师,就对田忌说:“那魏国的士兵向来凶悍勇猛,轻视我们齐国的军队,看不起齐兵,齐军被称为是胆小鬼,我们不如假装胆怯,给他们造成错觉,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可顺应着这样的趋势,而加以引导利用(因势利导)引诱敌人上当。

“兵法上说:急行军奔往百里之外去和敌人争利的,部队前后脱节,先锋主将就有遭受挫折的危险;急行军奔往五十里之外求利的,军队中只有一半的士兵能到达目的地。

“应该命令我军在进入魏国境内的第一天先砌十万人做饭的灶,第二天减为砌五万人做饭的灶,第三天减为砌三万人做饭的灶。”

为了迷惑魏军,孙膑命军士逐渐减少做饭的土灶,助长他们骄傲情敌的情绪。

带领魏军的大将庞涓追踪齐军,在齐军后面行军三天,庞涓见齐军第一天做饭用的土灶有10万个,第二天减少到5万个,到第三天只剩下3万个了。十分高兴,得意地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胆小,进入我国境内才三天,士兵逃跑的就已经超过半数啊。”

庞涓误以为齐军溃散,已减少军士过半,日丧战斗力。

于是就放弃了他的步兵,只带少量的轻装精锐骑兵,以加倍的速度日夜兼程急追齐军。

孙膑根据魏军的行动,推测魏军的行程,估计晚上应当到达马陵(今河北大名东南)。

马陵附近道路狭窄,两边又多是阻碍和险要的地方,可以埋伏军队。

孙膑就叫人把路旁一棵大树的外皮剥去,在白树干上字写“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几个大字。

然后命令军中善于射箭的一万名弓弩手,在马陵道两边埋伏着,向他们约定说“夜里一看见火光亮起,就立即放箭。”

庞涓当晚果然领兵赶到马陵,隐约看到这棵砍去树皮大树的白树干,看见白木上写着字,就点火去照树干上的字。

那上面的字还没读完,齐军伏兵就万箭齐发,魏军乱作一团,一片混乱,四散而逃,彼此失去了联系。

庞涓知道自己陷入绝境,无法突破,自知无计可施,败成定局,就拔剑刎颈自杀,临死说:“今番倒成就了这小子的名声!”

齐军于是乘胜进军,把魏军彻底打垮,俘虏了魏国太子申回国。孙膑的威名传遍天下,他的兵法也流传到后世。

【赏析】

“孙膑与庞涓”

孙膑(? ~公元前316年),战国时期军事家,为孙武的后代。

孙膑和庞涓一起学兵法,庞涓后来投奔魏惠王做了魏国的将领,他自知才能不如孙膑,暗中将孙膑召请至魏国,因妒嫉他的才干,就假以罪名施以膑刑,割去了他的两个膝盖骨。可是孙膑被齐国使者秘密接到齐国,齐威王任命孙膑为军师。

“孙子膑脚,而论兵法”是庞涓废了孙膑的腿,而孙膑修成了《兵法》,又是庞涓败死于马陵,而孙膑一战成名。归根结底,还是由这位嫉贤妒能的庞涓,成就了他的师兄弟孙膑的名声。

当然,孙膑的成名,曾经遭受过多么巨大的非人的折磨,曾经表现出多么巨大的非凡的毅力。

攻魏救韩,马陵道孙膑与孙膑斗智

前344年,韩国和齐国抵制了魏惠王称王天下的“逢泽之会”。魏惠王怀恨在心,并在这一年兴兵攻打这两个国家。

魏国的首要目标是韩国,并在梁、赫(均在河南临汝)大败韩军。

韩国于是向齐国求救,齐国拜田忌为大将,拜孙膑为军师,坐在兵车里出谋划策,“围魏救韩”。

齐国大将军田忌主张马上出兵。

军师孙膑则认为,韩国是该救,但要选中时机。现在韩、魏之争还未见分晓,齐国马上出兵,等于是代替韩国跟魏国交战。齐军一旦受损,韩国日后其势力大于齐国,这显然对齐国不利。所以,应该在韩、魏两国都精疲力尽之时出击,齐国有把握全胜,韩、魏两国两败俱伤。

于是,齐国先做出发兵之势,这使得韩国觉得有了依靠,就全力攻魏,结果韩国五战五败。

眼看韩国就要支持不住之时,齐国的大将军才开始出动。

此时的魏国,大败韩国之后,颇思一鼓作气,再击败齐国,就派出太子申和庞涓率3万大军迎击。

善于用兵法的孙膑猜透庞涓向来认为齐军胆小的心理,便因势利导,齐军便按照孙膑的计谋,采取所谓“减灶诱敌”之法,在不断后撤的同时,每天减少驻扎军队的数目,在3天内从10万灶减少到2万灶,诱敌深入。

庞涓中计,误认为齐军在大量逃亡,从而放心大胆地以少数主力部队突前追击。

约前342年(齐威王15年,魏惠王28年),齐、魏两国在马陵(今山东范县)会战。

齐国在马陵以重兵设下埋伏,魏军在马陵道被齐军包围,遭到伏击,齐军全歼灭魏国主力,魏军大败,魏太子申被俘,庞涓也走投无路而自杀而亡。

“减灶潜兵”指战国孙膑打败庞涓的历史故事。比喻在军事上用制造假象的战术欺骗敌人,即明示减少土灶,而暗中增加兵力。

后用“减灶”、“减灶退敌”作为实强外弱,迷惑敌人,克敌制胜的事例。

“因势利导”按照事物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和推动。

“孙庞斗智”原指孙膑、庞涓互使谋略,明争暗斗,后用以比喻双方施展计谋较量高低,也比喻当年的朋友变成勾心斗角的仇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