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要三修

青年教师要“三修”,方能不急不慢,稳步成长:  第一:修学识。做老师,渊博的文化知识是你站稳讲台的底气,“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得有长流水”,你们年轻,知识在大家脑海里更新特别快,所以学生很喜欢年轻老师带班授课,可以传递给孩子很多新理念和新方法。但教育的本质功能是传承和创新,青年教师要在教育的土地上扎根,还需深厚的文化积淀,文化积淀从何而来?放下手机拿起书本,知识的边界就是你胸怀的格局;深入钻研学科知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探求的欲望就是你成长的希望。例如:语文老师设计课堂的时候,要读原著、研析文本,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需求,才能有好课堂的完整呈现;数学老师要融会贯通,精通所教知识点在数学思维中的逻辑地位,才能寻找到适合学生能力的逻辑方法;其他科目也一样,只有你的胸中有万丈丘壑,才能满足学生脑海中对各种知识大河的向往,才能修得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未来的青年力量。同时,教案不是拿来照念的,老教师的课堂也不是拿来照搬的,要结合自己和学生实际情况,要动脑筋重组整合,要花心思传承创新,逐渐寻找到适合自己和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式。只有在一次次探索的成功和失败中,才能品味到修炼学识中蕴含着的成长的酸甜苦辣,每一种味道都是回味。  第二:修品德。师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四有”好老师中有一条就是:有高尚道德情操。做老师久了,我真切地感受到:一个老师的心底纯正、品德高尚胜过了高学识水平。习主席也说:一个人遇到一位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这个“好”落实在青年教师的身上,便是:老师首先自己要做一个好人,善良、纯洁、无私、正直的品性不能丢;其次,既然干了教育这项工作,就要努力找到自身的教育价值和教育热情,激情是打败一切倦怠和惰性最好的武器,不可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来蹉跎你的教育时光,蹉跎孩子未来的成长,蹉跎家庭的希望,蹉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再者就是无论你是老师还是班主任,真诚是化解一切误解和矛盾的必杀技,用真心赢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让他们愿意陪着你成长,而你也用最后的结果告诉他,这一场双向奔赴的陪伴是人间值得。  教育是生命对生命的唤醒,爱学生,保持言行一致是最基本的修为,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和学生亲近,但要保持边界,你们是可信的成人,不是放纵的同龄人。用真实、温暖的态度对待学生,他们定会感受到你的诚意满满。  三、修身心:在教育中守护自己的教育初心是场持久战,很多时候我都会让老师们自我叩问:自己当初选择为人师的初心是什么?大家也可以问问自己,我想对教育的传承和对祖国未来人才的培养,应该或多或少的存在于每个人的答案之中。但人才的培养是长期的、持久的,很多时候可能会面临没有结果、被误解、被委屈、被侮辱……此时此刻就需要大家有一颗耐受的心,要学会自我关怀。有委屈时,哭一哭;有困惑时,聊一聊;有成就时,给自己小奖励。教育工作就是琐碎而平凡的,别让琐碎消磨了理想,别让误解磨灭了热情。你们不仅是教育者,也是生活的体验者,要在这份工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最后,我想说,你们站上讲台的那一刻,就与孩子们的成长紧密相连。你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在塑造着他们眼中的世界。愿你们不被标准答案束缚,不为他人的眼光焦虑,成为学生心中那个“认真”的大人,成为平凡中带着光的教育者。  教育之路或许漫长,但你们的坚持,会照亮孩子们的一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